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反酷刑日談酷刑虐俘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6月26日

今天(6月26日)是國際禁止酷刑公約周年紀念日。近來還揭發出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虐俘事件。德國之聲記者菲利浦指出,酷刑同宗教並沒有直接的聯繫,酷刑產生於貪污腐化和人性的弱點。

https://p.dw.com/p/5EVs
虐俘照片之一圖片來源: AP/Courtesy of The New Yorker

自國際反酷刑公約在1987年6月26日生效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7年。而看看該公約推行的現狀不能不使人感到氣餒和寒心。至今世界實行酷刑的國家竟然還有130多個之多。據記者無疆界組織公佈的消息,敘利亞,蘇丹,緬甸包括土耳其都屬於實行酷刑嚴重的國家, 儘管土耳其已經做了不少改進。

過去幾個月中發生的事實告訴我們,施加酷刑的不僅是這些西方所熟知的國家。施行酷刑的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巴格達阿布格來布監獄的虐囚事件就是一例。不僅小獄卒們放肆胡為,指揮官們也是如此。參加虐囚的並不只是一些難以控制,個別誤入了歧途的人。

伊拉克虐囚事件迄今還沒有完全被揭開蓋子。或許這將永遠是個迷。關塔納摩美軍基地以及世界範圍內不少秘密監獄所發生的情況外界就更難知曉了。更別提對這些監獄進行經常性檢查了。對此西方國家並沒有表示不安。它們非但沒有對有關的責任國展開批評,而是同它們坐在一起,甚至同它們共同考慮如何給中東帶去民主,自由和人權。西方國家為什麼不能意識到,如果宣傳民主,自由和人權的國家都不能身體力行,那麼中東是否能夠接受他們所宣傳的思想呢?

當然我們不應當將在集權國家發生的問題同民主國家發生的問題相提並論。事情並沒有到了非黑即白的簡單程度。尤其是不能將問題簡單地歸結為天主教國家或穆斯林教國家。我要說,宗教並不是酷刑的根源,酷刑產生於貪污腐化和人性的弱點。在這個問題上不論西方或東方,也不論天主教還是穆斯林教都一樣。

西方國家在酷刑問題還上有不少需要改進之處。它們雖然掌握有一定的監督機器,比如議會,媒體自由和獨立司法。但是我們已經看到,阿布格來布監獄調查工作的進展就非常緩慢,不少問題顯然被隱瞞了相當長的時間。

在德國也有個涉及虐囚的例子。法蘭克福的一名警察負責人遭到起訴,原因是他為了擠出一名被劫持青年到底被關押在什麼地方的口供,曾對劫持犯威脅說,要對他施加酷刑。

從法蘭克福到阿布格來布到一些集權統治國家,人們看到,酷刑並不僅僅限於某個國家或某種社會制度。迄今人們還就是否可以在特定情況下,比如為了保護無辜的受害者對罪犯施行酷刑進行過討論。但是人們很快就發現,任何一種限制完全禁止酷刑的做法,儘管再出於好意,都會對禁止酷刑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們要說,必須全面禁止酷刑, 而且嚴格執行。

(彼得.菲利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