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反猶與否,出版社停發哲學論著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8月7日

一本剛剛問世才幾周的哲學家著作被看作有「反猶傾向」。蘇爾堪普出版社決定不再版已脫銷的「恐怖之後。一部論著」。而這本書的推薦者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哈伯馬斯。

https://p.dw.com/p/3xCb
德國哲學家哈伯馬斯圖片來源: AP

今年7月,德國著名出版社「蘇爾堪普」(Suhrkamp)將加拿大和英國哲學家洪德裡希(Ted Honderich)的新作「恐怖之後。一部論著」推上了德國圖書市場。該書印數僅為2000本,出版在「蘇爾堪普」的社會叢書系列「edition」。不到一個月,該書全部售完。照理,出版社應該增印脫銷書籍,以保證市場的需求。但這回蘇爾堪普卻下達了截然相反的指示。周三,出版社對法蘭克福評論報表示,「恐怖之後。一部論著」不再繼續出版,有關該書的所有版權出版社也都統統退回給了作者洪德裡希。

洪德裡希在他的書裡究竟寫了些什麼使他的書不能在德國再版了呢?他的「一部論著」原是給蘇爾堪普出版社慶祝建社40周年的獻禮。此前,這本書已在美國和加拿大出版,引起巨大反響,各界對此的討論非常激烈。洪德裡希在這本書中以哲學家的眼光分析了發生在2001年美國紐約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他認為,發生這類事件的根源之一是全球物資分配的極大不平等。以此為切入點,洪德裡希對中東地區巴勒斯坦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作了深入的剖析。

在「一部論著」的第236頁,人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句子:「為民族事業而進行殺戮的人可以使其行為本身合理化」。這本書封頁的介紹文字,將洪德裡希的論著說成是「實用哲學倫理專著」。於是,洪德裡希為以色列猶太人遭受炸彈襲擊提供了合理的道德依據。按照這種依據,殺戮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一種道德行為。為了被壓迫民族的解放,不惜炸平餐館和咖啡館;平民的慘死,只不過是反帝解放戰鬥中一種合理的犧牲。

在「一部論著」這本書中作者表現得還較為理智,而他在網路的網頁上的言詞就顯得無所羈絆了。蘇爾堪普出版社周三在為停止出版「一部論著」而進行解釋時是這樣說的:

「出版社沒有及時注意到該書作者對巴勒斯坦恐怖主義的態度,對比,我們深表遺憾。」出版社接下來引述的表明作者態度的詞句大多不是該書的內容,而是作者在網路页上的言論。出版社認為,洪德裡希在網路里非常鮮明地闡述了他的觀點,而書中引述的只是部分詞句。比如,洪德裡希在網路中寫道:「巴勒斯坦人有權回顧法西斯德國並這樣說,我們是猶太人的猶太人」。出版社認為,這類詞句表明「他已離開了進行探討和爭論所不可或缺那一層次。」


出版社一朝被蛇咬

對蘇爾堪普出版社而言,這已不是第一次因「反猶宣傳」而受到攻擊。去年,他們出了一本著名作家瓦爾澤爾的(Walser)長篇小說「評論家之死」(Tod eines Kritikers)。書中這個評論家的原形是德國文學評論家萊施-萊尼茨基,猶太人。書中的這個人物是文學界的泰斗,他在嘻笑怒罵間就決定了年輕小說家的命運。小說並沒有直接地批評他,但很顯然,這個角色不太正面。小說出版後立即被指責為「有反猶傾向」。

經歷這場鳳波後的蘇爾堪普出版社對「反猶言論」便更為敏感。周二,猶太裔的弗裡茨-鮑爾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專門收集和研究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歷史)所長布魯姆裡克(Brumlik)在法蘭克福評論報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指責洪德裡希的「一部論著」具有「反猶太主義」傾向。緊接著,出版社在周三就做出了反應。


哈伯馬斯是本書的推薦人

也許真是出版社的編輯疏忽了該書的「反猶太主義」傾向,也許這一傾向在這本書裡隱藏得特別巧妙,躲過了很多人的耳目,其中包括哈伯馬斯?向蘇爾堪普出版社鄭重推薦這本書的不是別人,正是這位大名鼎鼎的哲學家哈伯馬斯(Habermas)。

在德國這個特殊的地方,要想詆毀一個政治家或其他名流的名聲,最好的辦法是說他有反猶傾向。這一辦法靈極了,百發百中。在這種大是大非面前,哈伯馬斯自然不能保持沉默。他於周三同樣在法蘭克福評論報撰文說,將哲學家洪德裡希的著作與小說「評論家之死」同日而喻是欠缺任何尺度的。他本人清楚書中的某些詞句,如果將它們獨立出來,不經闡釋、沒有上下文論證過程,你可以將它們用於反猶的目的,但這是違背作者初衷的。但哈伯馬斯同時承認,他沒有足夠地顧及到大部分猶太居民的感情。

這場爭論還沒有結束,而德文版的書卻是不再出版了。參加這場論戰的人都讀過這本書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