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韓走出經濟改革第一步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6月16日

中國和越南經濟改革的模式成了北韓的榜樣,但是驕傲的北韓人不願意公開承認這一點。

https://p.dw.com/p/5C38
金日成的雕像圖片來源: AP

琳瑯滿目的商品擺滿了位於平壤的「統一」市場,電視機,鞋襪,漂亮的時裝。穿著白色工作服,系著紅色圍裙的女售貨員坐在新鮮的水果後面,水果旁邊擺放著待售的雞鴨和肉腸。一公斤豬肉800朝元。一杯雀巢咖啡7500元──超過了普通人3個月平均薪水的總和。「統一」市場是社會主義北韓忍受了多年的隔離與飢餓之後,朝著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邁出的第一步。

小型的市場已經分佈在平壤市各個區裡。郊區農村每個月舉行三次集市。國際救援組織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小型的交易繁榮起來了。」 商店的貨架上擺放著雪碧,餅乾,魚罐頭,俄國巧克力。一位67歲的退休老人說:「誰有錢,我就把商品賣給誰。外交官,外國客人…還有北韓人。」可是哪些北韓人買得起這些商品呢?記者提出了疑問。「嗯,這個我不知道。」看來她不願意洩露太多吧。

2002年7月以來社會主義分配商品減少了,開始讓市場決定價格,大大提高了薪水。錢突然開始在北韓扮演起重要角色。但是通貨膨脹愈演愈烈,北韓元和歐元的官方比價是169:1,但是在黑市上卻是官價的10倍:1600:1, 4個月前還是1000:1。外國人手裡的歐元或者中國的人民幣常常被騙去。飯店裡歐元是官方貨幣,找錢是不太可能的,作為補償客人們可以得到中國產的口香糖。

經濟轉型開始顯現出一些小小的成果。雖然這個國家仍然對國外的食品救援具有強大的依賴性,但是自從允許更多商業行為以來,供給條件有了改善。平壤的街道上和農村公路兩邊有了一些小商亭,商攤,在那裡人們可以買到冰淇淋和麵食。騎自行車的小販販賣馬鈴薯和煤。很多商品產自於中國,鞋刷子,牙刷,衣服夾子都標著「Made in China「,儘管商販們聲稱這些都是「北韓製造的。

中國和越南經濟改革的模式成了北韓的榜樣,但是驕傲的北韓人不願意公開承認這一點。北韓國家主席金正日去年10月發表講話,提出創造性思維和經濟工作的重要性。一位北韓幹部說:「沒有變化我們就不能繼續生存下去,這是發展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