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韓沒道歉,制裁多有效?

2006年10月25日

中國外交部反駁了國際媒體盛傳的金正日就核爆事件向中國表示歉意的報導,但同時也透露北韓向中國保證無第二次核武試驗計劃。國際原子能署負責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巴拉迪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對安理會制裁措施表示懷疑,並呼籲用對話來化解衝突。

https://p.dw.com/p/9I7L
韓國人對北韓說不圖片來源: AP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周二(10月2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外界流傳的金正日已經就核爆向中國道歉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北京從來沒有得到過金正日道歉的訊息。劉建超表示,北韓向中國的特派代表保證,平壤目前沒有進行第二次核爆試驗的計劃。劉建超援引上周專程到平壤斡旋的中國前外長唐家璇的話說,平壤申明,如果北韓處於不公平的壓力之下,就會保留採取進一步行動的權利。劉建超轉述平壤的立場說,只要美國放棄對北韓的金融制裁,北韓願意重返六方會談,討論放棄其核計劃的問題。

韓國不願美軍走人

韓國首都首爾繼續有民眾抗議政府的北韓政策,他們要求韓國政府立即停止對北韓的一切援助和投資。當抗議活動的組織者點燃金正日的畫像時,人群爆發出歡呼聲和掌聲。另據韓國「文化日報」周二報導,韓國已成功試射一枚新型遠程巡航導彈,射程達1000公里,覆蓋的範圍不僅包括北韓全國,還包括中國、日本和俄羅斯的部分地區。報導還稱,韓國正在研發射程1500公里的遠程導彈。韓國國防部官員拒絕證實報導的內容。

韓國國防部長官尹光雄10月23日向總統盧武鉉提交了辭呈,原因是他因為與美國商定2012年美國完全放棄對韓國軍隊的指揮權而受到批評。韓國人擔心,美國撒手不管後,對北韓的威懾力也將減少。

巴拉迪呼籲國際社會反省

國際原子能署負責人巴拉迪周一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喬治城大學接受一項榮譽頒獎時進行了演講,「深信與平壤的領導人是有可能進行對話的」。他說,這應該是一次真正的對話,國際社會處理衝突時應採取適度的行動。他呼籲國際社會應該放棄習慣的處理衝突的方法,在與那些急於要獲得核技術的國家打交道時,要去尋找能「打動對方的心和改變對方思考方式」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巴拉迪對聯合國安理會針對北韓的制裁計劃的意義和目的表示根本性的懷疑。他說:「如果採取懲罰措施,就會導致對手的強硬派出來左右局勢」。他指出,即使是國際社會決定了要採取懲罰措施,也要把懲罰措施與對話聯繫起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