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韓:德國施展牛肉外交

2001年12月27日

「冷凍去腿牛肉,聯邦德國贈送。」23萬只用德語,英語和朝語標寫有如此字樣的紙箱11月中旬被正式移交給北北韓的南浦港。

https://p.dw.com/p/1YnI
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北韓政府宣傳食品是偉大領袖的慷慨贈予圖片來源: AP

貼標籤事出有因

這些紙箱之所以標有如此詳細的說明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德國政府想通過這種辦法阻止平壤的當權者把它冒充自己慷慨的禮物送給處於困境的百姓。德國還有一個附加條件就是,牛肉只分配給那些營養不良的母親,兒童,病人和老人。

北北韓由於數十年來惡劣的經濟狀況和幾場自然災害不能自己自足。1995年以來就出現了飢荒。國內實施著自二戰以來最大的國際救援項目。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2001年向北北韓提供了一百五千萬噸,人均70公斤糧食。

偉大領袖的慷慨贈予?

問題在於北北韓政府多次成功地通過宣傳手段使老百姓相信所有這些都是偉大領袖慷慨賜予他們的。一些國外援助機構同意不在運輸車上用朝語寫上他們的名字,這無形中就給北北韓當權者幫了忙。北北韓代表11月中旬在接收來自德國的牛肉時表示他們將盡最大努力遵守與牛肉援助有關的協議。

北北韓以一種非同以往的態度對待德國人的憂慮,即牛肉到不了那些真正困難人手中而是被送到特權階層和軍官們的盤子裡。北北韓實行的是史達林式的軍事獨裁統治。北北韓人數十年來處於與外界完全隔離狀態。因此這此牛肉分配由德國技術合作協會的四個工作組負責監督執行。他們陪同滿載凍肉的卡車駛入冷庫。北北韓人堅持由自己來分配牛肉。

一些德國記者獲得許可旁觀牛肉的分配,比如在幼兒園裡。他們看到的是些幾個月吃不上肉的溫飽不足的孩子們。孩子們普遍營養不良。主要缺乏蛋白質食物。一家幼兒園分到了150公斤牛肉。而未來幾個月內分到每個孩子頭上只有33,3克。幼兒園園長卻表示,這樣就可以度過冬天了。

北北韓將目標鎖定德國

北北韓政府肯向外國人展示國內困境實屬不易。北北韓的舉動顯然表明了它同德國改善關係的願望。北北韓不久以來試圖擺脫隔離狀態,因為它迫切需要國際社會的資金援助。

金正日為此尋找國際夥伴,並將目標鎖定在德國。也許正出於這個原因他申請了德國的牛肉援助。德國也有其政治上的考慮。

德國的牛肉外交

柏林想通過牛肉促成北北韓的轉變,加速其對外開放。由於8月和11月的第一批和第二批援助非常順利,12月中旬又有第三批六千公斤牛肉由船隻運往北北韓。德國駐平壤使館代辦克勞斯.彼得.沃爾納說:

「僅僅通過牛肉援助並不能促成北北韓政策的轉變,這只是過高的期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受援國認識到了我們的好意。認識到我們不光是口頭上說,而且落實到了行動。尤其是老百姓感受到了這一點。」

其他鬧飢荒的國家也可有希望得到肉食援助。前提是這些國家政府正式提出請求。同時德國肉類援助不得影響當地肉類市場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