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威州州選:基民盟候選人簡介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5年5月21日

在周日德國至關緊要的北威州選舉中,人們非常關注的一點是:社民黨已經執政39年的局面是否會一朝劇變。從民意測驗看,這種可能性已變得非常大。一旦出現這種天翻地覆的局面,北威州的領袖將叫呂特格斯。

https://p.dw.com/p/6g1t
呂特格斯和夫人安格莉卡在競選活動中圖片來源: AP

「在北威州,社民黨加上社民黨和綠黨聯合執政已經有39年了。現在已經到了實現政權更迭的時刻。我們需要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崗位的政策。機會就掌握在我們每個人手中。如果您希望北威州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那麼我在此請求諸位,能夠獲得您的信任,將您手中的選票投給基民盟。我堅信,我們一定能不負眾望,蒂造燦爛未來。」

以上言論出自北威州基民盟候選人呂特格斯之口。呂特格斯的頭髮已經花白,然而帶著自信的微笑。學者風范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第二次衝擊州長寶座,呂特格斯增添了幾分成熟和老練。

呂特格斯是一位法學博士。無論其競爭對手施泰因布魯克如何深得民眾的喜愛,如何風趣機敏,呂特格斯在經濟和教育領域的知識,以及提出的相關政策都是有口皆碑的。

毫無疑問,對眾多選民來說,呂特格斯是一位極具內涵的理性領導人。針對德國的失業率、負債和貧窮狀況創下二戰後的最高紀錄,現政府政策又時時乏力的現狀,呂特格斯在大選期間提出了具體的解救方案:

「我主張降低生產成本。其中包括要求人們在艱難時期為同樣的報酬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主張簡化稅收制度。為了穩固預算,我們必須減少國家性的補貼,比如對石煤開采業的補貼。為克服學校師資不足的問題,我打算增加4000個教師位置。我們必須精簡不必要的官僚機構。」

務實和專業知識的精神絕非出自偶然。於爾根.呂特格斯1951年6月26日出生在科隆附近穆爾海姆的一個普通家庭裡。父母擁有一個小小的電器廠。上大學讀書對呂特格斯來說絕非天經地義之事。他珍惜父母為他提供的讀書機會。在大學期間,他加入基民盟。他堅信教育和兒童是德國的未來。對兒童的培養要從幼兒園開始。這也是呂特格斯後來的教育理念。

1982年,呂特格斯與安格莉卡結為夫婦。生有3個孩子。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因此對普通家庭的苦與樂有親身的體會。學校教師不足,課程安排不合理等,都是呂特格斯平日遇到的煩心之事,也是他力求改變這一不足的原因所在。

事業上的平步青雲與辛勤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呂特格斯每天工作的平均時間是14個小時。他最初曾擔任城市和地方聯合會的負責人。

1987年,36歲的呂特格斯進入了聯邦議院。4年之後擔任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總幹事。1994年,德國前總理柯爾任命呂特格斯為新設立的教育、科研和技術超級部長。

前瞻性也是呂特格斯的特點之一。引導北威州民眾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是呂特格斯參加大選的目的所在。豐厚的學識使他將目光投向未來,在逆境中遇亂不驚的基礎。他一再強調,德國應停止對陳舊工業的國家性補貼,而應將資金用於未來技術的研發,以此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他曾說:「我知道變革需要時間。但我堅信,10年之後,北威州將發展成一個高科技州,趕超巴伐利亞。」

說到業餘愛好,呂特格斯說,他喜歡在家裡的園子裡幹活,喜歡讀史書和偵探小說。而讀書和園林勞作也是夫人的愛好。美滿家庭攜手同行,是呂特格斯的生活格言。(祝紅)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