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殘奧運動員:體育改變了我一生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8年8月29日

中國目前不僅是奧運會的超級大國,在即將舉行的殘奧會上,中國也很有可能會佔據壓倒性優勢。在雅典殘奧會上,中國運動員就已經憑借141枚金牌名列榜首,而當時中國奧運代表隊的金牌總數還排在美國之後。而對運動員個人來說,他們的生活也因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記者給德國之聲發來如下報導。

https://p.dw.com/p/F6l3
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知名度很高的金晶也是北京殘奧會擊劍運動員圖片來源: AP

上海殘疾人體育中心坐落於上海體校。輪椅排球運動員和田徑新秀每天都在這裡訓練。姚芳(音)因一場車禍而癱瘓。六年前,她所在的區政府突然間推薦了她。

「當時我完全不懂(體育)。在發生車禍前我有自己的工作,是個普通的上班族。那時突然讓我去搞體育,我想一個殘疾人,怎麼能搞運動?後來他們告訴我說輪椅擊劍是靠手,不涉及腿的問題。於是我就去試了試。試了之後感覺還不錯。當時他們主要測試了我的反應怎麼樣,還有手臂是否靈活。就這樣而已。」

結果發現,姚芳很有體育天賦,可以從事輪椅擊劍運動。北京殘奧會將是她所經歷的第一場重大賽事。但對她來說,更重大的是她的生活所發生的變化。

「我發生車禍那年,別人瞧不起我,覺得我沒有生活來源,什麼也做不了,但是殘疾人運動完全改變了我和我的一生。一般的殘疾人,如果他們沒有練體育的話,還是趕不上我們的生活水準。」

姚芳講述到,上海市的殘疾人每月可以從政府領取380元人民幣補助。這筆錢很少。但姚芳說,幾年前殘疾人補助甚至還不到100元人民幣。如今,這位輪椅擊劍選手每天在上海殘疾人體育中心訓練四個小時。28歲的張磊(音)也在這裡訓練:

「每天我都住在體校的宿舍,每兩個星期有兩天假可以回家。除了訓練之外,我們有自己的工作,但是不用去上班。即使這樣,每個月還是有基本薪水可以拿。我工作的地方是一個外企,但是只是掛名在那裡。參加訓練的人都是這樣的。」

在雅典殘奧會上,張磊贏得了團體金牌和個人銀牌。他希望在北京再創佳績。輪椅排球運動員李紅旗(音)也曾在雅典贏得一枚金牌。

「參加體育運動以前,我是個非常內向的人,現在越來越開朗了。物質方面也提高了。比如以前可能收入比較低,但是現在(通過比賽)拿到一部分獎金可以改善自己和家裡人的生活。」

擊劍運動員姚芳今年36歲,有自己的家庭。她的丈夫在車禍之後仍不離不棄,兒子14歲。自從姚芳住到體育中心之後,她的丈夫每周末來看望她。姚芳說,她當然想念自己的家庭,但是:

「他們很想去看比賽,但是我叫他們不要去,因為影響我比賽。他們就在電視裡看。因為如果他們來看比賽的話,住哪裡吃什麼我都要擔心。我一個人的話就不用操這麼多心了。」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