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劉曉原律師談中國失蹤兒童問題

2009年5月25日

1979年5月25日,美國紐約州一名少年在上學途中失蹤,其父親為尋兒不惜一切,甚至將兒子照片印在牛奶瓶上,由此引發民眾對政府無力處置兒童失蹤案的不滿,並最終促使雷根政府在1983年宣佈5月25日為兒童失蹤日。後來,5月25日被定為"國際失蹤兒童日"活動 。中國目前也面臨著大量兒童被拐賣的嚴重問題。曾經為失蹤兒童家長在北京上訪提供支持的劉曉原律師認為,要提高被拐賣兒童的找回幾率,必須改進公安機關的工作方式,並且廣泛動員社會力量。

https://p.dw.com/p/Hx6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德國之聲:今天是國際失蹤兒童日,我們知道兒童的拐賣在中國也是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您之前對這方面也比較關注,而且2008年您也帶著一些失蹤兒童的家長到北京去上訪,據您的瞭解向這些拐賣兒童的犯罪團伙,他們的作案動機一般是什麼呢?

劉曉原:因為去年全國有數十個孩子丟失的家長到北京上訪,當時可能有其他人把我的電話告訴他們。他們來北京的時候,為了引起媒體的關注或引起高層的關注,他們在鳥巢那邊展示了丟失孩子的圖片,後來被公安機關跟蹤他們,最後個別的家長和警察發生了衝突,他們就被公安機關帶走了。帶走之後他們給我打過電話,因為他們也是第一次來北京上訪,感到很恐懼。後來我也跟他們解釋了一些問題。通過他們電話聯繫我才瞭解到,有這麼一大批人在尋找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孩子有的是被搶了,有的是被人拐賣了,還有的是自己走失了。孩子被丟失的問題在中國比較嚴重,我注意到有一份雜誌,其中有一篇文章《回家的路有多長?》這篇文章主要是談丟失孩子的一些情況,其中他提到,每年好像失蹤的兒童數字高達二十萬,我想如果數字屬實的話,那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為什麼這麼多的孩子被丟了,被拐騙了?可能是由於一些販賣人口的造成的,因為現在計劃生育以後,一般夫婦只能生一個孩子或兩個,有些人生了女孩子以後,可能有傳統觀念的思想,非得再要一個男孩。還有一批有錢的人生了男孩之後,想要一個女孩。所以這樣收養的情況比較多,如果通過正常的收養途徑得不到的話,一些人就想去偷人家的孩子,拐賣人家的孩子,賣給別人 。前不久廣東省東菀市一千多人走上街頭反映他們的孩子丟失但卻引不起重視的問題。這個問題最後引起了政府的重視,公安部最後通緝了一批拐賣孩子的犯罪嫌疑人,媒體也對此作了報導。由於以前這個問題沒有得到重視,現在拐賣孩子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所以得到了公安部門的重視,要予以打擊。我想這個工作要長期堅持,不是說有很多家長來反映這個問題你才重視,而平常不重視。今天是國際失蹤兒童日,這個節日的來源也是因為當年有國外孩子丟失。我看當時他們就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我們現在就是如何預防孩子被拐賣這方面做得不夠。最多就是孩子丟失了,家長去報案,沒有形成預防機制。

德國之聲:您在部落格裡也提到,現在在公安機關規定,兒童失蹤在24小時以上,家長才能去報案,公安機關才給立案。您在文章裡提到,這個規定其實不是很合理的,因為在24小時之內人販子很可能把孩子已經轉移走了,再找起來就比較困難。您認為公安機關是不是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做一些改變呢?

劉曉原:我覺得完全應該。因為家長說孩子找不到了,特別是很小的兒童,公安機關應該對此高度重視,不能說你先去自己找一找,等24小時之後我們再給你立案偵查。大家知道現在的交通不比以前了,現在很發達了,24小時之內,孩子很可能從一個城市已經到另外一個城市了。不說坐飛機,就是坐公共汽車人販子也把孩子轉移走了。所以公安機關這個規定不合理。我認為家長報案了,公安機關就應該立即派出人員進行調查。當然公安機關也會提出他的難處,像基層的一個派出所人員有限,分管的事情又特別多。這時候我就想,我們有居民委員會,農村由村民委員會,能不能發揮他們的作用? 如果孩子在小區裡找不到了,立即通知居民委員會,以便另外一邊向公安報案。居民委員會協助,發通知,先在轄區範圍裡面找,這樣公安機關也積極的在管轄範圍內偵查,這樣的話就快多了。如果等到24小時之後的話已經很晚了。

德國之聲:今年上半年一位寧波市政協委員提出來要建立一個快速應急系統。一方面是改變失蹤兒童24 小時以上才能立案的這個慣例。另一方面比如說在車站,機場,高速公路,或者在交通指揮系統方面要發布一些兒童失蹤的訊息,有可能會增加找回失蹤兒童的幾率。您認為這種提議怎麼樣呢?

劉曉原:我認為這個提議非常好,並也能在實踐中執行。確實是需要這樣。因為這樣快速反應的話,即使有犯罪分子向拐賣兒童,他也很難把兒童運走。我想公安機關為什麼24小時之後才立案,他們會認為你的孩子在外邊玩,不知道怎麼回家了。如果你這樣去公安機關報案,他們會認為增加工作量,我想這種情況是非常少的。因為家長去報案之前,我想都會先在他們所在的範圍找一下,找不到才會報案。所以如果家長去報案的話,公安機關應該立即行動。如果能夠建立一個快速反應機制,馬上就能給車站,機場各個部門發一個緝查通報。我認為我們現在應該重視以人為本,計劃生育情況下,絕大部分家長都只有一個孩子。一個孩子丟失了,對他們的打擊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我也說了,即使他們上訪有一些過激的行為,也是為了引起社會的關注,都是能夠理解的。我們公安機關遇到這些上訪人員的時候,也應該體會到他們的難處。

德國之聲:我們除了兒童失蹤之後在公安機關以及各個方面加強應急、加強以人為本的調查、立案這個方式之外,是不是也可以在拐賣人口的社會背景方面找一找原因?比如說政府能夠通過一些措施來減少拐賣兒童的現象呢?

劉曉原:現在中國拐賣兒童更多的是男孩,可能還是中國人有傳宗接代的思想在受影響。因為現在失蹤兒童這麼多,不管怎麼說肯定是與計劃生育政策有一定關係的。還有個原因,我想現在家長也要有一個防範意識。丟失孩子的家長我見得更多的是在外面打工的人員,他們把孩子帶到另外一個城市。還以為和在老家一樣,孩子在外面到處隨便玩,玩到一定時間回來。他不知道進了城市以後,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所以這個防範意識必須要有。還有我認為政府還有一個工作必須要做,平時要注意宣傳,這樣的工作可以讓基層派出所,居民委員會或村農委員會聯合來做。發布一些資料發給他們。比如今天世界失蹤兒童日,我看中國好多都沒有這個活動,這個是很奇怪的。如果能夠利用這個活動宣傳一下多好呀。

採訪記者:雨涵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