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式騷亂

2008年11月21日

全球金融危機也威脅到發展失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中國經濟,社會安定也倍受挑戰。本周一(11月17日),曾經遭受"5‧12"大地震嚴重破壞的甘肅省隴南市爆發了自"6‧28甕安事件"以來今年中國第二起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警方連夜出動,對隴南市武都城區實行戒嚴,目前局面已經得到了控制。

https://p.dw.com/p/FzKZ
2004年的重慶萬州騷亂圖片來源: AP

據悉,這起事件是由拆遷糾紛引起的。30多名拆遷戶11月17日集體到隴南市委反映情況,引來群眾圍觀,隨著上訪人數的激增,部分人員開始衝擊市委機關,砸壞部分車輛和辦公設施,並有60多人受傷。據《甘肅日報》報導,聚集和圍觀者最多時達到約2000人。最後,"執法部門果斷處置,使事態基本得到控制。"截至18日凌晨2時,大部分群眾已經離去。

甘肅隴南位於中國西北部山區,遠離繁華的經濟重鎮,交通不便,是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5‧12"大地震之後,180萬人無家可歸。

隴南事件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將之放置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中加以分析。公安部部長孟建柱11月18日在全國公安機關領導幹部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各級公安機關特別是領導同志一定要充分認識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複雜性,充分認識當前經濟形勢對社會穩定帶來的影響和衝擊,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判斷上來,……進一步調整工作的著力點,維護和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一名當地的旅館工作者周三在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稱,自騷亂平復以來,武都城區一片死寂,"晚上10點之後上街的都要被帶走,人們都不敢出門。"

據統計,中國每年都要發生幾千起抗議事件,多數都與地權爭端有關。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騷亂更是此起彼伏。尤其是在紡織品、服裝等以出口為主導的經濟行業,不少中小型企業陷入困境,國內費用上漲以及國外需求下降致使許多公司紛紛倒閉,裁員潮也接踵而至。

中國政府採取了一些稅率上的優惠政策,為出口型企業減壓,"幫助他們渡過前所未有的難關"。電力集團也開始下調電費價格,給鋁合金企業提供喘息的機會。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鋁材生產國和消費國,由於價格下跌,耗能極高的鋁材工業也降低了產量。

為了確保截至2010年底之前的經濟發展,中國政府出台了4兆元人民幣的救市方案。但大多數專家依然認為,中國即將與持續數年的二位數字的增長率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