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克林頓:中國正削減對伊朗的石油進口

2012年6月21日

克林頓周三(6月20日)表示,中國正逐步採取行動減少對伊朗的石油進口。而這與此前已獲得美國制裁豁免權的國家採取的行動一致,如印度、日本和韓國。克林頓稱,中國也在朝著這一目標努力。

https://p.dw.com/p/15JC9
A car drives past a group of pump jacks working in an oil field, Friday, Jan. 13, 2006, near Crane, Texas. Crude-oil prices fell Wednesday, as traders took profits from a recent surge in prices over supply worries spurred by possible sanctions against Iran, OPEC's second-largest producer, and political unrest in Nigeria. (ddp images/AP Photo/Matt Slocum)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 6月28日對伊朗的制裁生效前,美國已經對那些大幅減少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給予了制裁豁免權。美方稱,這些國家的行動為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提供了協助。

而作為伊朗石油出口的大買家,中國迄今尚未得到美國的制裁豁免權。伊朗五分之一的石油銷往中國。不過克林頓周三表示,不排除有向中國給予豁免權的可能。

周三,克林頓在同美國前國務卿貝克舉行會晤時說,"我們已看到中國正緩慢而穩步的採取行動","我必須根據美國的法律去證明,一些國家是否已減少了對伊朗的石油進口,就像我能夠證明印度、日本和韓國這麼去做了一樣。"

克林頓還說,"我想,中國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承諾削減石油採購

美國和歐盟認為,伊朗以民用核計劃為掩飾,試圖製造核武器。而德黑蘭方面予以否認,稱核計劃嚴格用於民用和平目的。

除歐盟27國已宣佈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外,其他伊朗石油的買家也在6月28日——美國制裁伊朗的法案生效前,對伊朗的石油進口減少了五分之一。

實際上,早在今年3月,美國國務院就宣佈,日本及包括法國、德國、希臘、義大利等10個歐盟國家獲得制裁豁免權。但當時,伊朗的石油進口大國中國、印度和韓國都未在獲得豁免權之列。直到美國確信,印度和韓國表現出"大幅減少"進口伊朗石油之後,兩國才免遭美國制裁。此外,不久前在美國新公佈的豁免名單中又增加了馬來西亞等7個國家。

去年年底,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了對伊朗加大制裁的法案。根據該法案,任何同伊朗央行有商業往來的外國企業同美國金融系統的聯繫將被切斷。而中方曾多次表示,反對單邊制裁強加第三國的做法。

來源:路透社/美聯社 編譯:嚴嚴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