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伊朗玩核,敵友全被惹惱

2006年1月11日

周二,伊朗重新開始其核計劃研究。此前國際原子能機構在伊朗納坦斯封存的濃縮鈾設施被伊朗方面擅自拆封。伊朗核能組織的一名負責人為伊朗的這一行為辯解說,國際原子能機構今後可以監督伊朗的研究工作。

https://p.dw.com/p/7lzY
能看出來嗎-圖裡就有伊朗的納坦斯核設施

設在維也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證實,伊朗納坦斯核設施上被國際原子能機構封存的印章已經被啟掉。該設施的封印是兩年前加蓋的。封印加蓋後國際原子能機構還向伊朗派駐了常任檢查官。納坦斯設施中保存有受到爭議的,可以生產鈾濃縮的離心機。而濃縮鈾即可以用來發電,也可以用來製造原子彈。伊朗宣佈說,它將利用該設施進行科研工作。

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人巴拉迪周一在維也那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發出警告說,納坦斯設施被伊朗重新啟動,嚴重損害了國際社會對伊朗的信任。他說:「此事將導致一場嚴重的信任危機。我希望,伊朗同行們能夠明白,大家必須創造條件,使伊朗能夠重新同國際原子能機構,同歐盟和國際社會展開對話。」

歐盟發言人在布魯塞爾指出,伊朗自行開啟納坦斯設施的封印這一行為違背了伊朗向歐盟作出的承諾。伊朗曾答應自動停止鈾濃縮工作,並因此將獲得歐盟方面給予的貿易優惠和技術支持。歐盟的三駕馬車,德國、法國和英國曾於12月在維也那的一次會議上努力說服伊朗代表作出妥協。但伊朗方面一直表示拒絕有關在俄羅斯進行鈾濃縮工作,然後向伊朗提供核燃料棒的妥協性建議。伊朗提出的理由是:伊朗不願意在能源生產方面依賴它國。

經過長達兩年的談判後使歐洲方面早已失去了耐心。而國際原子能機構有可能就伊朗採取的這一最新步驟召開會議並最終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現在尚不清晰的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的俄羅斯和中國是否會就制裁伊朗投贊成票。歐盟輪值主席-奧地利總理許瑟爾周一在維也那就可能對伊朗採取制裁措施的問題發表講話說:「採取制裁措施的可能性一直存在。-但25個歐盟成員國仍然堅持,不到最後一刻不採取這一步驟。」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工程師阿波羅不久前所說,該機構已經從技術上做好了監督納坦斯離心機生產濃縮鈾的準備。他說:「如果他們在那裡開始工作的話,我們將安裝監視器。我們還將安裝其它設施,以便監督伊朗掌握的濃縮鈾不超過規定量。」

專業人士說,生產原子彈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需要大量的濃縮鈾。因此伊朗不可能秘密生產。但儘管如此,伊朗擅自拆除納坦斯設施的封印有可能會刺激國際社會採取嚴厲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