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潮西去,浪淘盡德國東部

2002年12月1日

1989年東歐的大轉折,1990年德國的統一,導致一種雙向交流。一方面是資本從西向東流,另一方面是人從東向西流。12年過去了,人的西流仍然沒有盡頭。

https://p.dw.com/p/2x5a
摧殘薩克森的不僅僅是自然災害圖片來源: AP

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時期,東德那些逃入西德的人,在歡呼的同時,總忘不了惡狠狠地詛咒一句東面那塊討厭的土地。今天,這樣的咒語再次應驗了:西流高潮生生不息。

到西方樂土去尋找幸福的,主要是大學畢業生、高級高中畢業生和年輕女子。這是最近一個對薩克森州作的調查報告得出的結論。據此報告,1990年至今,薩克森州人口減少了50萬,據人口統計,這裡面將近一半是去了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調查報告詢問了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這一年半內離開薩克森州的2300個人。結果令人震驚:其中一半以上年齡在30歲以下;37%擁有「阿畢」(德國高級中學畢業文憑,據此可直升大學);21歲到35歲的人中,擁有「阿畢」的比例甚至高達44%。而在薩爾州這個年齡層裡,平均只有18%的人擁有「阿畢」。至於西流的原因,40%的說是在西面找到了一個工作崗位,排在稍後的原因是個人原因和西面掙錢多。

當然,人嚮往與追求工作、幸福和金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在「民主德國」時代,到國外去讀書與實習曾是許多年輕人無法實現的夢。

然而,可怕的是,據此調查,西流的人中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可以想像哪天有可能重歸故土。也就是說,三分之一的人一開始就是打算一去不回頭的。學歷越高,不打算吃回頭草的「好馬」越多。大學畢業生中,打算哪天回到東德薩克森的,只佔20%。理由是:西面的薪水收入高,就業機會多。

萊比錫日報主編在為德國之聲撰寫的特約評論中說:「只要情況繼續如此,人口的流向就不會改變。就會存在一個危險:聯邦新州(指東德各州)將變成德國的養老院。」

那確實是一幅可怕的景象:沒有有知識的年輕人,沒有女人。

(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