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亞太在美國外交政策地位飆升

謝菲/洪沙(美聯社)2014年10月11日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與菲律賓簽署的防務合作協議,以及鬆動對越南的武禁都表示歐巴馬政府希望重新把亞太地區作為外交政策重點。

https://p.dw.com/p/1DQOF
Obama bei Aquino 28.04.2014 Manila PK
(資料圖片)歐巴馬今年4月訪問菲律賓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聯社10月6日的分析報導認為,歐巴馬政府希望加強與亞洲國家的安全合作,在中東地區局勢正面臨嚴重考驗的情況下,也希望將亞洲地區 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而這一"轉折"被理解為歐巴馬在外交事務上的新路線。

美國經過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的巨大消耗,希望能在亞太地區進行更多軍事和外交合作,保障美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利益。

畢竟世界局勢的發展並不依照美國政府的計劃。華盛頓先是捲入阿拉伯之春爆發之後該地區發生的一系列混亂變化;由於烏克蘭危機,美國又與俄羅斯關係更為緊張;伊斯蘭國(ISIS)極端組織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囂張恐怖行徑又讓美國最終展開了空襲。

在這一混亂背景下,南中國海和東海的主權爭議升級以及美國試圖制衡中國日益增加的影響力也引起擔憂。美國政府外交政策的轉折在華盛頓只讓少數人為之振奮。

保障美國在亞太的利益

今年5月,歐巴馬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發表講話,簡述外交政策願景,但並未提及外交重點地轉變,也沒說正在進行的泛太平洋貿易協定談判。後者正是美國外交政策新方針的經濟重要組成,也因在農業和汽車市場準入方面的意見分歧導致談判進展困難,以及受到許多來自歐巴馬本黨陣營內部的反對。

不過歐巴馬政府仍然堅持讓亞太地區重返外交政策中心,就好像歐巴馬2009年剛剛擔任美國總統後那段時期,時任美國國務卿克林頓與東協10個國家外長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

Vietnam Demonstration gegen China 18.05.2014
今年5月,越南爆發反華抗議活動圖片來源: DW/M. Brown

作為對緬甸民主改革的肯定,美國也結束了對該國長達幾十年的孤立。在南中國海主權爭議問題上,美國在面對表現愈加強勢的中國時,也將外交語調變得更加生硬,同時採取了具體的措施讓該地區的盟國知道美國會提供支持。今年4月,美國和菲律賓簽署為期10年的防務合作協議,在美軍離開菲律賓20年後又允許數千士兵重新返菲。

與菲律賓類似,越南也與中國在南中國海海域存在主權爭端。今年5月和7月,北京政府在爭議海域兩次建設鑽井平台 。中越兩國關係緊張升級。越南還發生大規模反華抗議,並在華人公司密集的工業園發生打砸搶事件,造成人員傷亡。

上周四(10月2日),美國政府宣佈,正在採取措施以部分取消已對越南實施長近30年的殺傷性武器銷售禁令。美國表示不會直接支持越南防務或捲入該國的主權爭議,這一爭議也涉及汶萊、馬來西亞和台灣等。華盛頓強調要保障該地區和平與以穩定,並讓該地區國家在面臨挑釁時能自衛。

河內政府對美國政府宣佈的將部分取消武禁表示歡迎,並認為這會增進兩國的夥伴關係。

華盛頓為此舉給出的理由包括越南在人權方面取得進步並會因此受到鼓勵進行更多改善。反對這一政策的人士認為華盛頓的上述理由並不能令人信服。

新外交政策能否有明顯收效?

位於華盛頓的人權觀察亞洲部研究員約翰‧席夫頓(John Sifton) 表示,越南發生的變化是很膚淺的,美國政府對幾十年來的政策作出的轉變能帶來的收效並不會多。

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以強烈批評歐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著稱,不過贊成部分取消對越南武禁的決定,認為這有益於加強雙方的防務合作,讓雙方受益。

麥凱恩的外交政策顧問克里斯‧布羅斯(Chris Brose)則認為美國還需向亞洲證明,外交政策的重點轉移不僅是口頭上的也會變為現實。布羅斯3日對美國一家智庫機構表示,"美國政府當然會有些行動,關鍵是美國會在這些行動之外還有什麼能徹底讓中國也改變其決策的額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