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菲再度爆發南海衝突

2012年4月12日

菲律賓外交部本周三表示,兩艘中國海監船在黃岩島阻撓菲律賓軍艦逮捕非法進入該區的中國漁船。南海主權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https://p.dw.com/p/14bzx
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法新社報導,菲律賓外交部於本周三(4月11日)通報,菲國在主權屬於菲律賓的西部海域發現非法捕撈的中國漁船,兩艘中國海監船於周二試圖阻止菲律賓軍艦逮捕漁船的行動,雙方因此展開對峙。菲律賓外交部於本周三召見中國駐菲大使,正式對此發表抗議。中國方面則重申南海主權,要求菲律賓軍艦立刻離開該海域。這起發生在南海爭議海域的意外事件使南海主權爭議再次升溫。

據報導,本周四菲律賓派遣第二艘船隻前往黃岩島。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埃爾南德斯(Raul Hernandez)表示,此舉是為了支援軍艦的逮捕行動,並且捍衛菲律賓主權。埃爾南德斯進一步指出,菲律賓希望以和平、迅速的方式解決問題。菲律賓在同日將戰艦駛離該島,但表示這起糾紛尚未落幕。菲律賓外長羅薩裡奧(Albert del Rosario)稱,在雙方進行談判期間,菲律賓決定將戰艦移至南海海域上。

chi1204 Philippine - MP3-Mono

法新社最新報導指出,菲律賓戰艦駛離黃岩島後只留下一艘56米長的巡邏艇。但該區的軍事指揮表示,菲律賓戰艦會繼續停留在附近海域,第二艘海岸巡邏艇即將趕來支援。與此同時,中國於本周四派出第三艘船隻前往黃岩島。

據通訊社報導,這起中、菲衝突始於上周日(4月8日),菲律賓發現八艘中國漁船進入距離呂宋島124海裡的黃岩島。菲律賓政府認為,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黃岩島位於菲律賓200海裡專屬經濟海域內,主權應屬菲律賓。而中國則主張擁有南海完整主權,中國漁船在該海域捕撈完全合法。

中菲關係緊張

據《中國即時報》報導,日前在柬埔寨的東協會議上,東南亞各國領袖針對南海主權問題進行討論,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提議共同草擬南海行為準則,並獲得越南支持。中國長期以來則反對將南海主權問題"國際化",希望與各國進行個別協商。日前胡錦濤在東協會議召開前夕訪問金邊,外界猜測中國試圖在會前向主辦國柬埔寨施壓,希望在東協會上避開南海主權問題。此外,中國國家測繪地理訊息局在三月公佈將重新編制南海地圖,以宣誓南海主權的舉動也引來外界關注。

本周一,《環球時報》刊登了中國少將羅援發表的文章,標題為"菲律賓勿欺人太甚,中國在給和平以最後機會"。羅援在文章中指出,菲律賓試圖將南海問題"國際化","利用南海聲索國與中國間的爭議挑撥離間"。他指責菲律賓攫取南海油氣資源,並拉攏美國強化軍事資源。羅援在文中警告菲律賓,中國在南海的和平策略並不代表"以和平換領土",與中國發生衝突無疑是"以卵擊石"。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表示,羅援的主張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聲音,未必是北京的政策主流。他認為羅援的強硬態度容易獲得媒體重視,但不表示北京將拋棄以大局為重的和緩策略,改採取積極、極端的手段。"以實質的政策跟走向來看,我覺得未必兩者間有有什麼直接的關聯。"

針對中國計劃重編南海地圖只是進一步強化主權主張的做法,李大中說:

"這是一種配套的手段。 菲律賓在去年或前年把它那一塊命名叫西菲律賓海,這也非常類似。這種屬於自己國家內部的作為,其實每個國家內部都在做。包括在一兩年前聯合國有《國際海洋法公約》,各個國家內部的動作不斷,透過立法向聯合國提出領土的主張,每個國家都在做類似的事情。當然北京這樣做 一定也會被批判有什麼新的想法或是舉措,但是以長程來看,它早就主張這個地方的主權,早就是如此。"

南海議題將持續發酵

李大中稱,此次菲律賓軍艦與中國海監船的衝突雖然是突發事件,但背後的南海爭端問題脈絡龐大。他指出,菲律賓近年來積極發展軍事、爭取美國支持並針對南海問題提出倡議,是南海主權申索國中動作最頻繁的國家。

2012年是東協各國在金邊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後第十年,部分南海申索國提出訂立更有約束力的南海行為準則,菲律賓則力推"南海和平、自由、友誼合作區"倡議,並希望將倡議與南海各方行為準則作結合。李大中表示,美國在東協區域論壇提出的南海自由通行權以及歐巴馬"重返亞洲"的策略都顯示美國對南海的重視。他認為,雖然菲律賓和其他東南亞國家試圖拉攏美方,但美國不會支持任何一個國家對南海主權的主張,美軍進駐澳洲是先行性的防備,對南海主權爭議仍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很多人批判菲律賓有一點狐假虎威。不管從中國大陸或美國立場來看,這些動作有虛有實,它不會真的演變成白熱化、升溫、衝突或擦槍走火。 因為一旦走到那種局面,對兩邊都非常不利。美國跟中國是這個棋盤上兩個最重要的棋子。基本上的美中關係,現在來看就是競爭跟合作。南海就是屬於競爭面向明顯比較強烈的地方。但是大局來看,我覺得美中是沒有撕破臉的一天;有競爭、有合作,視議題而定。南海以現在看是衝突的成分比較高,競爭的成分比較大。"

作者:張筠青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