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食品進口新規2022年生效 製造商擔憂商品卡關

2021年12月14日

中國即將在明年1月開始實施進口食品境外企業的註册規定,但由於釋義直到10月才公佈,各國食品企業擔憂,其產品出口規範恐無法在規定生效前,順利符合中國官方規定,進入中國市場。

https://p.dw.com/p/44DfQ
China Lianyungang | Wirtschaft | Handelshafen
中國多年來一直試圖實施涵蓋食品進口的新規則,引發了出口商的反對。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G. Yuh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今年4月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册管理規定》將於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該規定要求所有境外生產食品的企業都要申請註册,才能讓食品進入中國市場,但因為規定的釋義今年10月才發布,部分食品製造商擔憂商品可能無法進入中國市場。

一位來自歐洲國家的駐北京外交官正協助歐洲的食品生產商應對新措施,他對路透社說:「我們將在1月1日之後面臨重大干擾。」近年,隨著龐大的中產階級需求的增長,中國的食品進口量激增,根據美國農業部的一份報告,2019年的進口額為890億美元,使中國成為世界第六大食品進口國。

中國多年來一直試圖實施涵蓋食品進口的新規則,引發了出口商的反對。中國海關總署(GACC)負責監督這些規則的最新迭代,但卻幾乎沒有解釋為什麼所有的食品,甚至那些被認為是低風險的食品,如葡萄酒、麵粉和橄欖油,都在要求範圍內。

專家表示,中國政府此舉是為了更好地監督抵達中國港口的大量食品,並將食品安全的責任交給製造商而不是政府。中國海關總署在一份發給路透社的聲明中指出,其在4月之前曾就這些規則徵求公眾意見。

China Tangshan | Wirtschaft | Handelshafen
去年,由於中國新冠病毒檢測和消毒的相關措施,食品,特別是冰鮮和冷凍食品,在中國已經面臨嚴重的通關延誤。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Y. Shiyao

該機關說,它已經「充分考慮並積極接受了合理的建議」,並嚴格遵守世貿組織關於實施食品安全措施的協議。它還補充說,它也對公司的問題做出了回應。

歐盟駐華代表團農業參贊彭達明(Damien Plan)對路透社說,歐盟今年已經給中國海關發了四封信,要求更明確的規定和更多的實施時間。他指出,上周,中國海關總署同意實施應只適用於1月1日或之後生產的貨物,有效地對已經發貨的產品給予了延遲,儘管該機關還沒有發布正式通知。

儘管如此,一些外交官和出口商表示,他們認為這些規則對海外產品來說是貿易障礙。長期促進美國食品出口的美國西部農業貿易協會(WUSATA)執行董事安德森(Andy Anderson)說:「我們從來沒有遇過中國如此嚴厲的規定。這些規則宛如非關稅貿易壁壘。」

去年,由於中國新冠病毒檢測和消毒的相關措施,食品,特別是冰鮮和冷凍食品,在中國已經面臨嚴重的通關延誤。包括未烘烤的咖啡豆、食用油、磨碎的穀物和堅果等食品是被認為是高風險的14個新類別,出口國的食品當局必須在10月底前進行登記。

生產低風險食品的設施可以在11月推出的一個網站上自行登記,但仍有一些問題存在。正在幫忙企業進行註册的瑞旭集團業務發展經理李翔 (音譯) 說:「中文系統現在已經開始運作,但英文系統還在試用階段。」

中國政府的相關規則只適用於生產出口到中國的成品的設施,但規定並未替改變採購或標籤提供靈活性。

美國酒類產品委員會國際貿易副總裁Robert Maron告訴路透社,一些美國酒商已經註册,但對標籤的相關要求仍不清楚。他說:「這些公司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瞭解相關要求是什麼,我想這是我們的成員最關切的部分。」

瑞旭集團的李翔則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愛爾蘭威士忌製造商在瑞旭集團的協助下註册成功。他說:「目前從中國當局得到的消息是,不會有寬限期。」

(路透社等)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