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開采出可燃冰    值不值得還難說

2017年5月23日

海底蘊藏著大量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多數情況下,它是以"可燃冰"形式存在的。繼日本之後,中國也成功地實現了對可燃冰的開采。不過,環保人士已經就此提出了警告。

https://p.dw.com/p/2dQIY
Methanhydrat - Brennbares Eis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S. Geologic Survey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宣稱,該國已經成功實現了對海底可燃冰的開采。可燃冰蘊藏在海底深處,被認為是前景十分廣泛的能源。它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混合物,學名為甲烷水合物。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報導說,中國成功地在南中國海域1266米深處鑽探出可燃冰。據稱,今年三月底以來,中國這一試驗項目每天平均可開采到16000立方米天然氣。

可燃冰的學名為甲烷水合物,簡而言之就是含有甲烷氣體的冰。在海底高壓低溫的環境下,甲烷和水形成類似冰的混合物。據信,在南極地表或青藏高原也有大量這種冰狀物,用打火機點燃甲烷水合物,它立即會開始燃燒,因此,甲烷水合物也被稱為"可燃冰"。

專家們相信,可燃冰的儲量可能是已知傳統天然氣儲量的十倍。

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形容鑽探可燃冰試驗的成功是"一次重大突破","有可能會帶來一場全球性的能源革命。"

不過,德國不來梅海洋環境科技中心(MARUM)的格哈特‧波爾曼(Gerhard Bohrmann)則並沒有如此樂觀。他表示:"中國開采甲烷水合物的計劃可謂雄心勃勃,但是否會帶來突破,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他表示,日本於2013年就在海底成功開采過可燃冰,但直到今天還是沒有看到對這一能源的商業性開采。

開采可燃冰是一項艱巨的技術挑戰。首先要有控制地將甲烷從水合物中分解出來,為此目的,要先在海底的可燃冰上打眼,然後借助減壓泵讓天然氣分解出來。

環保人士對開采可燃冰的嘗試,一向頗有微詞。環保基金WWF聲稱,開采新型化石能源的嘗試與促進可再生能源研發的目標背道而馳。

海洋環境專家波爾曼認同WWF的說法,但他同時也表示,在獲得同等能量的前提下,燃燒天然氣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遠遠低於燃燒煤炭或燃油所排放的二氧化炭。由此看來,開采天然氣對實現環保目標是有幫助的。

中國、日本、韓國和印度等亞洲國家對開采可燃冰抱著極大期望,因為這些國家都缺乏原油資源。在南中國海海域,中國和許多鄰國多年來一直存在主權糾紛,中國聲稱對該地區的大部分擁有主權,從而也擁有對這裡海底資源的支配權。

 

達揚/李魚(德新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