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重申穩定立場 堅持漸進式匯率改革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05年6月27日

第六屆歐亞財長會議6月26日在天津開幕。中國總理溫家寶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重申人民幣匯率改革宜慢不宜快的基本立場。

https://p.dw.com/p/6q48
去年河內今日天津—溫家寶出席歐亞峰會圖片來源: AP

此屆歐亞財長會議定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來自歐洲和亞洲近40個國家及地區的財長、高級行政官員出席了會議,共同探討歐亞財政與金融合作前景,人民幣匯率政策成為爭議焦點。

溫家寶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加強亞歐財金合作,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講話,特別談到了目前國內外極為關注的匯率改革問題。 他說:「我講三個觀點:第一,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這是國際上的共識。第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國際金融穩定和貿易發展。第三,人民幣匯率改革必須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總的說,我們要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健全面向市場、更加具有彈性的匯率制度。」

溫家寶強調,中國將根據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決定匯率改革的方式、內容和時機。由於這項改革涉及面廣,影響深遠,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不僅要避免對中國自身經濟造成衝擊,還要考慮對周邊國家、地區以及世界經濟金融的影響。既要推進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現金融市場動蕩和經濟大的波動。不僅要考慮當前的需要,而且要考慮長遠的發展,不能急於求成。

溫家寶提到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他說:「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使周邊國家和地區減少了損失,也對亞洲和世界經濟金融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中國目前面臨著西方貿易夥伴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強大壓力,美國指責北京政府堅持套用原有的固定匯率,人為壓低人民幣幣值,使得1美元始終能夠兌換8.28元人民幣,為促進本國出口製造了不公平貿易條件。

除了中國貨幣政策,石油價格以及歐亞經濟現狀也是此屆峰會的重點議題。2004年12月26日發生的東南亞海嘯危機使得亞洲國家進一步意識到建立國際聯盟的重要性。未來各國應該聯合起來,發展富有活力和長期穩定的全面合作關係,相互支持,攜手前進。目前歐亞峰會參與國創造了全世界60%的貿易量,是沒有美國插手的少數國際論壇之一。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