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脫去溫文爾雅外衣

2013年12月5日

周三(12月4日),美國副總統拜登抵達北京進行為期2天訪問,成為德語媒體關注的焦點。

https://p.dw.com/p/1ATbp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西方媒體曾發表評論認為,拜登將利用他和中國領導人良好的個人關係展開對話,用一種中方能夠接受的方式表達美方的立場。德國《世界報》發表文章說,美國副總統拜登此次訪華,本打算從中斡旋,阻止中日之間的島嶼爭端升級。中國新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不僅遭到美國和韓國的反對,尤其受到對該地區同樣有主權要求的日本的強烈抗議。

周三,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明確表示美國不承認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而中國政府也態度強硬,沒有任何讓步之意。中方強調劃設識別區的目的旨在維護國家安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為此,德國《世界報》周四發表了一篇題為"拜登的調停在中國受到冷眼相待"的文章。文章寫道:

US Vizepräsident Biden in China
美國副總統拜登中國碰壁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FP/Getty Images

奉勸中國政府 避免衝突升級

"美國副總統拜登對中國領導人公開發出美國不會容忍東中國海的現狀有任何改變的警告之後,還要求北京政府與美國和日本一起為緩解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做出貢獻。他指出, 中國在其東部海岸前單方劃設的900多公里長,數百公里寬的防空識別區已經導致極其危險的衝突升級。拜登警告說,存在的風險'過高' ,有可能會導致爭議各方之間意想不到的、因'意外或誤解 '引發的暴力衝突。

隨同拜登副總統一起訪問的代表團成員對記者說,拜登此次訪華的目的是奉勸中國領導人採取措施,避免衝突升級,對飛越其識別區的飛機採取克制態度,不要再繼續單方面設立這樣的防空識別區,例如在同樣存在主權爭議的南中國海。

拜登在周三抵達中國進行訪問之前,在其東亞之行的第一站日本向北京發出了這一訊息。雖然說拜登上次訪華時與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建有特別良好的關係,但是因他在日本的國土上對中國進行教誨,因此,中國領導人在與其會晤時故意營造了冷峻的氛圍。"

"美國偏袒日本"

《新蘇黎世報》則認為,美國副總統拜登對東京的訪問給其北京之行蒙上了陰影。在其抵達北京之前,人們就已經預料到,引起爭議的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將是拜登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以及國家副主席李源朝會晤的主題。《新蘇黎世報》的文章說:

Japan Kriegsschiff Marine
中日島嶼爭端加劇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拜登關於美國對中國試圖改變東中國海現狀的嘗試深感憂慮的表示,中國認為,這恰恰證明美國在島嶼衝突問題上沒有保持中立。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對拜登的言論以及白宮一位發言人敦促中國取消識別區的要求發表了評論。評論稱美國公開站在日本一邊並強調,如果拜登來華只是為了重複華盛頓政府的"錯誤和片面的言論",他將無法指望解決衝突的努力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最近以來,中國與一些鄰國的島嶼爭端不斷加劇。尤其是中日關係日趨緊張。而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建立更是觸動了相關國家的敏感神經。德國《時代周報》報導說,

從前中國始終強調,維護和平是其唯一的目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確實是這麼做的。這是在鄧小平實行"韜光養晦"英明外交戰略的年代。在中國韜光養晦的年代,中國發展壯大,與鄰國發展友好關係,鄰國也以禮相待。

但是現在,這一切已經結束。中國脫去了昔日溫文爾雅的外衣。北京政府試圖通過新的防空識別區鞏固它對爭議島嶼的領土要求。

摘編:李京慧

責編:李魚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