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巨大需求引發新一輪全球原料爭奪戰

2009年10月31日

過去兩年,全球範圍內爭奪原料和土地的現象有增無減。繼石油價格暴漲之後,耕地和農產品的價格也在爆炸。《星期日世界報》憂心忡忡地觀察了這一世界性的新動態:

https://p.dw.com/p/KJKp
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原材料作為後盾,鋼鐵也是其中之一圖片來源: AP

"富有的石油國家和興旺的轉型國家在全球越來越多地獲取耕地、稀有原料的開采地和用於保障本國石油供應的獨有專利。專家們估計,三年內僅非洲就有兩千萬公頃的土地轉到外國投資者手中,特別有爭議的現象是,經常有國家力量參與其中。所以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迪烏夫警告防止'新殖民主義'和世界經濟出現新型依附關係。

國家參與這些活動的確是新現象。過去,最多只有一些工業國的企業爭取獲得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的耕地和原料開采權。但隨著巴西、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海灣國家的經濟崛起,不僅購買緊缺農田和原料開采地的競爭者明顯增多,而且正如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哈拉姆所說,'過去與今天購買土地的區別在於新交易成了政府執行的政策之一'。購買土地早已是國家擴張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

《星期日世界報》的文章指出,新興國家對糧食和原料需求的不斷增長導致了新一輪國際競爭,文章以中國為例寫道:

"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國,它執行進攻型的保障全國原料供應的策略。它不僅以高額關稅阻止本國的373種稀有金屬出口,也以強權和大量金錢執行原料供應全球戰略。

北京政府把巨額外匯儲備用於購買原料開采地、鑽探權和開采專利。為獲取國外原料,中國僅去年就支付了580億美元,這使得世界石油市場上的力量對比繼續朝著有利於國家控制的方向發展,今天世界上由國家控制的石油開采已佔全球開采總量的83%,而七十年代時不足40%。

中國比其它任何國家都更為系統地擴大自己在海外的石油開采地和農田。它在許多亞洲國家,如緬甸、寮國和菲律賓,生產稻米、魚類、大豆和甘蔗。同時,人民共和國以目標明確的供應戰略為中國經濟的巨大增長提供後勤保障。為避免石油供應依賴海灣國家,中國與其它國家簽訂了許多原料供應合同。安哥拉現在已超過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成了中國的最大石油供應國。"

文章最後寫道:"這樣的大甩賣不會不給發展中國家的居民帶來後果。53個非洲國家中,43個無法向居民提供充足的食品。即使外國投資者在購買土地和開采地時往往也給予所在國政府諸如建設基礎設施等一些甜頭,但這些許諾最終大多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僱用的農工並非本地工人,而是外國勞動力。莫桑比克就有一萬名中國移民在經營租賃的稻田。"

編譯:王羊

責編:石濤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