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的足球熱

2002年5月31日

這幾天,中國足球隊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在世界盃大賽球場上。為此德語媒體對作為世界盃大賽新選手的中國做了詳盡的報導。瑞士新蘇黎世報特別著重報導了中國足球的現狀。

https://p.dw.com/p/2NBT
中國的鐵桿球迷圖片來源: AP

該報以一整版的篇幅談到球迷的期望,談到中國足球隊的塞爾維亞教練受到喜愛,但也談了中國足球中的腐敗現象。

新蘇黎世報的這篇文章說,中國足球隊能取得世界盃大賽的資格,僅此一項就已大大超過了中國球迷的期望,但是除此以外,球迷中的內行並不抱有更大的希望。最後,文章把中國足球的發展與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足球隊取得大賽資格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做了比較:

「一直到現在,中國在足球方面主要採取被動開放的辦法,從傳統的足球強國進口球員和教練,他們大多是中等水準的退伍人員,願意在中國度過自己足球生涯的最後三、四年,掙上一大筆錢。從經濟角度看,這樣合作培養中國球員的戰術相當於中國企業零星聘用西方經營人員和採用西方的會計方法。但是,這種戰術缺乏競爭。

中國有幾十年與世界市場隔絕,直到今天,政府仍然以巨大的投資保護衰敗的國有企業。中國的足球球員直到不久前仍然十分懼怕國際競爭。1999年,中國沒有進行過一場友誼賽。這樣,中國隊贏的時候也只是贏了弱隊,而輸在弱隊手下時,就更為丟臉了。

在這次世界盃預賽中,中國隊在與馬爾地夫隊和柬埔寨隊相遇時,也只是險勝。二月份,米盧蒂諾維奇麾下的中國足球隊男子漢與香港的非專業球隊對陣時,中國隊卻輸了。」

腐敗已是家常便飯

新蘇黎世報的文章在報導了世界盃大賽的門票緊缺以及黑市猖獗的情況以後,談到了中國足球裁判中黑暗的一章,即中國足球界的腐敗。文章寫道:

「就像中國的政治社會領域一樣,中國足球界的腐敗實際上已成了家常便飯。許多球迷深信,中國國家甲級足球聯賽之前,哪一支足球隊贏得冠軍早已確定。

三月份,足球裁判龔建平被捕,甚至體育報章也認為,龔建平的問題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龔建平被捕時,沒有法院的逮捕令,沒有起訴書,他被關押了兩個星期,他的被捕開始時完全不合法。據說,這位裁判最近幾年內從若干足球俱樂部收取了一百萬元人民幣的賄金。根據中國刑事法第163條,他按接受賄賂罪受到起訴。足球界人們普遍認為,象龔建平這樣的裁判絕非獨此一例。」

中國的迫切願望

新蘇黎世報接著詳細地介紹了中國專業足球隊級別的形成。因為這些上了檔次的球隊可以獲得大量的金錢,所以花一些錢行賄還是值得的。最後,文章從中國足球一躍談到中國社會的普遍狀況:

「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在個人體育項目方面,很容易產生冠軍,如藝術體操、田徑、游泳等。而在團體體育項目方面,除了女子足球外,卻很少能取勝。對於一個十分重視集體作用的國家來說,這不能不算作一大缺陷。

與飛碟射擊獲得的金牌相比,團體體育項目的勝利,尤其是足球,能更強烈地振奮中國人的愛國之心。儘管一些中國人對中國足球很悲觀,但米盧是一顆希望之星。他深得人心,他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表明,中國人有表現自己民族和得到世界公開承認的迫切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