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的綠色革命與環境污染

2010年9月8日

《南德意志報》9月7日發表"死亡的河流,綠色的夢想"一文,分析中國政府一方面大力投資綠色技術,另一方面並不重視環境保護,認為這種自相矛盾有其內在的邏輯。

https://p.dw.com/p/P6fD
中國的一個風能發電設施建築工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南德意志報》寫道,今天的中國堪稱"自相矛盾的帝國","尤其是中國的環保政策是兩方面的大雜燴。黑色的河流輾轉入海,60%的水路被完全污染,北京或上海的空氣最好不要呼吸,地球上最骯髒的城市有20個在中國。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這個國家近年來在生產太陽能光電板和風力渦輪機方面世界領先,並對可再生能源或電動汽車提供巨額補貼,以至於某些觀察家已經在議論'紅色中國的綠色革命'了。兩者如何相容?這個矛盾如何解釋?"

文章以嚴重污染的河北子牙河為例,指出理解中國環境政策及其矛盾的兩個背景:"首先,經濟發展在中國依然優先於保護自然資源。其次,北京黨中央的崇高意圖有時在幾公里之外就得不到貫徹。"

"中國共產黨或許不善於保護環境或老百姓的健康,可它對工業部門的補貼是無與倫比的,一旦它認識到該部門是有利可圖的。中央在哪裡分發資金,各省也是一樣,用西方的技術和國內的補貼扶持戰略產業,來征服世界市場。可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採用這種工業政策的強者之道,也總是一再製造出尼古拉 ?果戈理小說中的荒謬。據估計,在內蒙古或甘肅等省份,煞風景的嶄新風力渦輪機有1/5根本就沒有與電網相連,其風機只是在風中空轉而已。電網的擴建無法與政府資助的風力發電的狂熱同步。"

增長優先於環保

該報認為,政府之所以將發展優先於環保,原因在於:"它關係到就業崗位,從而也最終關係到維護黨的統治。一些河流盡可變成黑河流入大海,農民和漁民盡可拉稀或者長癌,但是,增長深受歡迎,即使是綠色的。"

"所以,凡是即能減少化石燃料消費、又能帶來增長的產業,黨中央都是一貫予以促進的。凡是只對環境有好處、卻會阻礙增長的,就沒有了機會。比如,溫室效應氣體的義務性減排目標就屬於此類。這就可以理解自相矛盾,中國在綠色技術上投資,同時在哥本哈根的氣候會議上將整個世界都顛倒過來。"

文章指出:"工程師佔多數的中共政治局"所看重的只是技術。"這些人相信技術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包括環境的問題。於是,兆瓦級攔水壩和水電站與核電站可以在中國同樣時興。"

"問題是,單純技術的解決辦法能否作為真正可持續經濟的替代。中國領導人不願聽人講增長的極限。國內總產值10%的增長率使這個國家對能源的需求大大增加。於是,不僅資助可再生能源,同時,越來越多的燃煤電站也在建造,同樣是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在中國,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一個新的燃煤電站並入電網。"

文章還認為,中國對待對待自己環境的矛盾與"發展的不平衡"有關。"中國人的收入差別巨大,並且差別在繼續增加。最富的和最窮的群體都讓環境政策的有益措施難以實施。"

編譯:林泉

責編:瀟陽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