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環保運動:謹慎地樂觀

2007年6月24日

今天,環保運動在污染嚴重的中國發展如何?在本次「迂迴中國」藝術節上,來自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中國環境法項目的王立德(Alex Wang)為觀眾們做了相關介紹。

https://p.dw.com/p/AzpI
煙氣沖天的發電站圖片來源: AP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卻日益惡化。根據世界銀行2001年的報告指出,全球20個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16個在中國。北京去年的空氣污染指數達到500(300即為惡劣),政府甚至忠告市民不要出行。大部分西方社會也曾經歷過相應的階段,應該說今天德國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大部分要歸功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環保運動。

王立德介紹說,環保運動在中國已經開始紮根並慢慢自下而上的發展起來,像許多歐洲國家一樣,環保運動的推動力量來自社會公眾,是不折不扣的草根運動。目前中國有約二千民間的環保組織(NGO)登記註册。比較著名的有自然之友,它成立於1994年,是中國成立最早的民間環保團體。另外,不少國際民間環保團體也在中國設立了分支機構,比如綠色和平組織。這些團體的影響也日益擴大,他們通過網路、簡訊、報紙和電視等平台積極傳播環保訊息,推廣環保觀念。他們甚至有機會參與政府制定環保政策的過程中,並為政府出謀劃策。相比其他民間組織,中國政府顯然給民間環保團體相對較寬的空間。對媒體關於環保問題的報導,政府的管制也相對寬松。 今年六月初,中國公佈了《中國應對氣侯變化國家方案》, 這些情況對中國環保運動的發展來說,無疑都是相當有利的。

但同時,環保運動的發展,在中國也遇到不少阻礙。目前中國環保總局是非常支持民間環保團體,但是其他政府部門以及不少地方政府的態度卻相當曖昧。而且總體來說,中國政府對民間組織的管制還是比較嚴格。媒體對某些污染事件的報導仍然遇到強大的阻力,特別來自地方的阻力。不少地方政府為了追求經濟發展,對國家環保總局的政策往往「高高掛起」,甚至背道而馳。今年五月底,江蘇境內的太湖爆發污染事件,當地環保人士吳立紅卻被當地警方以敲詐而逮捕。

王立德認為,目前中國面臨環境很大的一個問題是經濟增長方式與能源利用的矛盾。中國目前的能源儲備有限,但是中國對能源利用的效率卻相對較低,而且經濟發展對能源的依賴較重。如果中國不改善能源利用效率,不增加對清潔能源的研發。按照目前的狀況發展下去,中國的污染問題將會變得非常嚴重。儘管如此,王立德對中國環保運動的發展仍然持「謹慎地樂觀 」的態度。他說,雖然目前中國民間環保運動發展相對比較薄弱,還有來自多方的阻力,但是目前中國環保運動已經取得相當大的成就,而且中國政府的態度也比較明確,認識到環境保護的迫切性,所以民間力量仍然會是推動中國環保的中堅。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