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為經濟增長付出環境代價

2005年1月31日

法蘭克福評論報也報導了去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情況,但同時指出,中國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給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上提出了嚴重挑戰:

https://p.dw.com/p/6BSg
沐浴在酸雨中?圖片來源: AP

「光彩的背面是,中國的能源供應到了極限、環境破壞達到了災難的程度。根據世界銀行的調查,全球2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有16個在中國。由於每年有160萬噸煤用於燃燒取暖,產生的二氧化硫使中國四分之一的國土不斷受到酸雨污染。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沙漠向前推進,而中國的森林本來只佔國土面積的16%。2030年之前,中國每年的用水量將從目前的1200億噸上升到四千億噸,現在就已有六千萬中國人沒有充足的生活用水。專家們估計,今後二十年內,中國將不得不安置兩千萬至三千萬『環境難民』。

機動車快速增加是最大問題之一,現在中國的街道上有2400萬輛小轎車、卡車和大轎車,二千萬輛農用車輛和五千萬輛摩托車。根據保守的估計,15年內,小轎車的數量將達到一億一千萬輛。根據統計,中國現在每年消耗二億五千萬噸石油,其中有一億五千萬噸依靠進口。將來從何處獲取燃料,是中國經濟規劃部門面臨的問題,現在中國所需能源中,已有70%依賴進口。」

中國經濟還沒有軟著陸

去年,儘管中國政府採取了多項經濟降溫措施,但經濟增長率仍然超出了預計幅度。全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9.5%,創八年來新高。法蘭克福匯報認為,中國經濟的現狀離「軟著陸」還差得很遠:

「經濟高速增長主要是由兩個因素推動的:其一是外國繼續在中國大量投資,其二是中國的出口增長。去年外國投資增加了13.3%,達到創記錄的606億美元。出口增長則借助了美元的弱勢,由於人民幣掛靠美元,美元貶值使得國際市場上中國商品的價格更為低廉。

中國國家統計局負責人李德水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明確打消了七國集團會議前人們的一些猜測,他說:『中國現在還不具備改變貨幣匯率的條件。』此前,一些分析家預計,北京將在2月9日中國春節後使人民幣升值。李德水說,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此外,我們還需要制定一個可行的良好計劃,這也同樣需要時間。」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