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歷史名城亟需保護

2004年6月28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8日在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的中國蘇州開會,審議新一輪世遺項目。與會的聯合國文化官員對中國城市文化遺產被迅速破壞的局面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https://p.dw.com/p/5EuT
中國城市似乎更鍾愛磁懸浮而不是舊玩意圖片來源: AP

此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有36個,共48個項目,包括中國的高句麗王國遺址和沈陽故宮,福建永定土樓等,德國的德勒斯登,不萊梅,和巴德木思科,以及澳洲,日本,韓國,英國等。競爭主要依據申報項目的獨特性和品質,跟保護程度一樣,能夠為申請國帶來更多的旅遊價值。

Galerie Bundesländer Bremen Rathaus UNESCO
德國不萊梅有著600年歷史被列入世遺的市政廳圖片來源: AP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拒絕透露任何他們對48備選項目的意向。公共訊息局的官員羅尼-阿梅蘭今年早先時候說,聯合國敦促獨立委員會選擇項目應當更有代表性,更平衡。已經有178個聯合國會員國簽署了1972年通過的這項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公約,但是還有49個國家沒有任何被聯合國確定的保護項目。「比如,歐洲,列入世遺的文化遺產就太多了,」聯合國教科文需要改進世遺項目的多樣性。

在蘇州召開的第28界世界文化遺產大會將於七月七日閉幕,還將審議包括35個項目的「瀕危世界遺產名錄」。這一清單,包括阿富汗的巴米楊大佛遺址,和馬裡的沙漠古城遺址。

同時,旅遊者正在對遺產地區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如何更好地管理旅遊業而不造成對文化遺產的破壞也是這次大會的議題。

但是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另一個嚴峻挑戰,高速發展和城市化正在威脅著許多文化遺產。「你們應當達到可持續發展。文化和自然遺產和能源一樣,不能把它們消耗殆盡的。」 聯合國教科文世遺中心主任班德林在大會開幕前特別對中國,發表了措辭嚴厲的批評。

他說,他很高興中國的一些項目管理得很好,但中國的許多歷史名城都得不到足夠的尊重和保護,「這些歷史名城亟需保護,雖然也許晚了,但還不至於太晚。」他的這句話被中國新華社的官方報導引用。在中國文化名城蘇州召開此次世遺大會,其意義也許正在於此。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