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政府開始避免談及民主

2011年3月6日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周六在北京開幕,成為外電關注的焦點。在中國政府嚴密戒備"茉莉花革命"集會的背景下,外國記者們發現,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會議上做工作報告時,開始避免民主一詞。

https://p.dw.com/p/10U6p
溫家寶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做工作報告圖片來源: AP

政治上扮演可怕角色

中國人民很少能有機會走進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代表也不是由人民選舉產生的。每次召開人大會議,都會有大批警察維護治安。中國雖然成功的模仿了西方的經濟模式,但是在政治上卻扮演著可怕的角色。現在,中國總理溫家寶不再像從前那樣,經常將民主二字掛在嘴邊。周六,他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做長達2小時的政府工作報告時,只有3次談及民主問題。在此之前,中國政府領導人並不懼怕談論民主。雖然他們所說的民主並非指的是政治改革,而更多指的是黨內的參與發言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胡錦濤在2007年的黨代會上發表講話時,甚至60多次提及"民主"二字。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真面目

然而,隨著民主呼聲越來越大以及有人不斷在網上呼籲人們效仿阿拉伯人進行"茉莉花革命",溫家寶開始害怕再提民主二字。在被關押的人權衛士劉曉波的諾貝爾和評獎頒獎儀式舉行前不久,溫家寶就吸取了一次教訓。他在接受CNN電台的採訪時多次談到民主,以致給人留下突然間成為改革派政治家的印象。

然而,中國的安全機構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真面目。他們逮捕、軟禁幾十名維權人士,或對他們進行恐嚇。當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做政府工作報告時,在天安門廣場的另一側,一名男子試圖讓代表們聽到他的傾訴。他大聲呼喊著試圖沖破保安人員的封鎖進入天安門廣場,結果是被安全人員強行拖走。他身旁的一名婦女試圖向行人散發傳單,但是也被蜂擁而上的士兵,警察和國安便衣拖離現場。

發展過快帶來弊端

雖然中國強勁的經濟增長令全世界感到欽佩,但是其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因而將難以獲得持續發展。此外,中國還面臨著許多棘手的經濟問題,社會不滿情緒在加劇。因此,即便是在舉行人大會議之際,也發生了上述抗議示威事件。去年,中國經濟增長10,3%,經濟的迅速發展消耗大量資源,造成生產過盛和環境污染。因此,中國總理溫家寶表示將減緩經濟發展速度。同時,中國計劃減少出口,促進國內市場的消費以及進一步完善社會福利體系。

作者:DPA 編譯: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