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90808 Khartum China

Martin Durm2008年8月10日

蘇丹達爾富爾的困苦生活是居住在千里之外,首都喀土穆的居民無法想像的。喀土穆的居民並不認為,蘇丹軍政權就是有了中國政府在撐腰,才敢漠視達爾富爾的大屠殺行為的。在喀土穆居民眼中,中國人是給他們的生活帶去實際利益的投資者。

https://p.dw.com/p/EtXR
在蘇丹飄揚的五星紅旗圖片來源: AP

蘇丹首都喀土穆目前還沒有中國城。但是這也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過去幾年,喀土穆幾乎成了中國在非洲的橋頭堡。所有大的建築項目, 公路,高樓,水壩,橋樑等施工項目都落到了中國人手中。象卡馬爾這樣有為的年輕人,只要一談起中國人的工作態度來,都是贊不絕口。"中國人太能吃苦了。他們只關心商業運作。他們不想在這裡享受,不想過舒服的生活,完全不像在喀土穆的那些西方人。中國人在拚命地工作。他們願意去那些沒有人願意去的不發達地區。歐洲人嗎,他們還是那樣,就知道關心什麼人權。"

卡馬爾說, 西方人不但將他們那種自以為是的意識帶到了喀土穆,而且還要求住在有空調的寬敞的公寓裡,還要為在沙漠上穿行配備六缸的越野車。卡馬爾雖然從來沒有到過蘇丹以外的地方,但是他說, 他知道世界是怎麼運轉的。卡馬爾是一家大型旅行社的負責人。他的客人基本都是亞洲人。他說,中國在蘇丹開採石油,並從蘇丹政府手中得到大筆資金進行喀土穆的現代化建設,以及武裝蘇丹的軍隊。卡馬爾說:"蘇丹政府還在中國購買武器,當然它也在其它地方購買。到處都有武器市場。"

從喀土穆就可以看到全球化發展的另一種模式。在這裡西方的價值標準並不起什麼作用,而是擺脫貧困落後的願望佔了上峰。非洲人認為,亞洲人去他們那裡是為了幫助他們的。中國在喀土穆一家石油公司的代表翁女士也是這麼認為的:中國和蘇丹的關係很好。這座城市也很不錯,有點像在中國。我們的工作很辛苦,但是蘇丹老百姓對我們非常友好。"

喀土穆灰塵遍佈,嘈雜不堪的市場上擠滿了人。非洲商販們正在銷售中國生產的杯子,手電和錄音磁帶等小商品。"中國人為我們修建公路並在我們這裡開採石油。他們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在世界上唯一可以信賴的盟友。"

中國政府不但一再在聯合國安理會阻止對蘇丹軍政權施加更大,而且還向這個無視達爾富爾危機問題的國家提供它所需要的商品, 比如廉價的計算機軟體,洗衣機,以及可以觀看奧運比賽的電視接收器。卡馬爾認為,奧運口號"一個世界,一個夢想"就是好。然而他的追求,同西方的追求完全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