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市場關係到德國增長

2013年1月30日

德國在歐債危機的陰影下卻是歐元國家中經濟發展的佼佼者,與中國市場的需求有很大關聯。中國正在逐步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中國企業對德投資的規模也在不斷增加。簡言之,中國的發展對德國經濟有很大影響。

https://p.dw.com/p/17UCk
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位於上海南部的化學工業園區,十幾年前還是一片沼澤地。如今這裡是匯聚諸多中國和國際化工企業的密集型園區。德國拜耳公司是這裡投資規模最大的國際企業。拜耳總投資31億美元建設一體化基地,在科研開發方面還會有更多投資。不久,上海化學工業園區的拜耳分部將成為該公司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拜耳材料科技中國總裁柯尼希(Michael Koenig)也是異氰酸酯部門的負責人,拜爾公司這一重要領域的總部在不久前轉移到了上海:

"從拜耳公司的營業額看,中國是第三大市場,是重量級的市場。中國國內市場龐大,材料加工產業興旺,產品又可以隨之出口外銷。這一套完整運作讓中國市場給拜耳公司帶來無限商機。"

Mitarbeiterin der Bayer Bitterfeld GmbH
圖片來源: dapd

如果沒有中國的巨大需求,德國經濟的成績恐怕不會像現在這麼光鮮。如同拜耳公司一樣,德國的支柱產業汽車製造業的大公司大眾,大眾旗下的高檔品牌奧迪,還有寶馬公司在中國市場每年增長在兩位數。中國去年對於德國汽車製造業來說已經成為僅次於法國、排在美國之前的第二大銷售市場。而德國對於中國來說是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德國製造的產品在中國極受歡迎,特別是德國工業製造的傳統強項機械產品、重型機車、電器裝備、化工產品。上海交通大學中歐工商學院教授蘇理達(Hellmut Schütte)認為,德國經濟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

"以前還有過擔心,中國向德國和歐洲大量出口產品會不會對出口對象的經濟構成威脅。現在的威脅其實是,德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銷量不佳怎麼辦?如果非要用'危險'這個詞的話,那麼中國的經濟如果發展不好,對德國就是一種'危險'。中國已經不再完全是出口國,也正在逐步成為進口大國。而德國的經濟以出口為主,更依賴中國這個出口對象。"

China Automarkt Audi Mark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打破中國國企壟斷 德企機會更多

德國企業不僅向中國出口產品,中國已經有近4000家德國企業的分公司。這些駐華德企已經投資了270億歐元,中國業務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這些德國公司的發展。而中國的經濟發展走向如何還沒有確切的答案。去年中國的經濟增長跌破8%,這對中國來說是十幾年來的最低值。經濟教授蘇理達指出,中國的經濟結構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投資領域主要在基建和容易形成泡沫的房地產行業,而並非在消費領域。此外,中國支柱行業的領頭企業多為國企,也影響正當行業競爭:

"這樣長期下去,當然會左右市場經濟按照需求原則的自由發展和調控。這也是我認為中國新一屆政府應該著手解決的問題。"

這種畸形發展得不到改善,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還會減緩,而這對於諸多德國企業來說也絕不是好消息。如果中國國企行業壟斷的局面能夠打破,則更有利於德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今年3月,中國召開每年的"兩會",新一屆政府也將正式產生,那之後的幾個月將是關鍵時刻。

作者:ARD 編譯:謝菲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