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在國際危機中的調停作用

2012年4月13日

北韓發射火箭也是對中國的挑釁。中國除了在北韓核爭議問題上扮演著調停人的角色,而且在敘利亞和伊朗問題上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是否能取得成功還將拭目以待。

https://p.dw.com/p/14dXn
Chinese paramilitary police officers raise the national flag to start the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Paralympic Games in the National Stadium, known as the Bird's Nest, in Beijing Wednesday, Sept. 17, 2008. (AP Photo/Elizabeth Dalziel)
北京降旗儀式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正在推行一項新的危機政策:這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不僅在北韓衝突問題上起著關鍵作用,而且在敘利亞危機和與伊朗的核爭議問題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此之前,中國在承擔更多國際責任方面總是有些猶豫不定,但是現在,北京政府加緊了外交步驟。作為擁有否決權的安理會成員國,中國不僅在履行其義務,而且在越來越多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在危機問題上,中國也不打算再袖手旁觀,像在敘利亞問題上那樣,最後成為眾矢之的。

避免在家門口衝突升級

在北韓,伊朗和敘利亞三個危機中,中國抱著不同的目的。在同頑固不化的平壤政府打交道時,中國主要採取穩定策略,避免位於家門口的衝突升級。北韓火箭發射失敗之後,現在面臨著平壤政府將進行新的核試驗的危險。專家們認為北韓不會放棄核試驗。中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楊西峪表示,北韓遲早會進行核試驗。

North Korean soldiers stands in front of the country's Unha-3 rocket, slated for liftoff between April 12-16, at Sohae Satellite Station in Tongchang-ri, North Korea on Sunday April 8, 2012. North Korean space officials have moved a long-range rocket into position for this week's controversial satellite launch, vowing Sunday to push ahead with their plans in defiance of international warnings against violating a ban on missile activity. (Foto:David Guttenfelder/AP/dapd)
北韓火箭發射台圖片來源: dapd

他說,北韓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成為核國家。由於技術原因,北韓的兩次火箭試射還不足以使其掌握核武器。如果不進行新的實驗,等於對核技術的研究半途而廢。"問題不是北韓是否,而是何時進行核試驗"。美國和北韓之間最近的關係緩和將被毀之一旦。"我擔心,這一關係不僅停滯不前,而且會發展成為對峙",中國現在要發揮的作用是阻止對峙升級。

阻止伊朗成為核國家

** FILE ** In this photo made available by the Israeli Aerospace Industries, IAI, Monday, Feb. 12, 2007, the "Arrow" anti-missile system is fired during a test launch after sundown Sunday, Feb. 11, 2007 at the Palmahim airforce base. Israel and the U.S. are conducting a large-scale missile defense exercise aimed at combining their systems, American and Israeli officials said Sunday March, 18, 2007, as both countries warn that Iran could obtain nuclear weapons and long-range missiles. (AP Photo/IAI, HO) ** NO SALES **
火箭發射圖片來源: AP

周六,伊核六方會談在伊斯坦堡举行。在伊朗核爭端問題上,中國有著不同的利益。一方面,中國要阻止伊朗成為新的核國家,但是另一方面,中國也要保護它在伊朗的能源和經濟利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小河在北京對德新社記者說:"在伊朗問題上中國加強了其影響,幾次直接參加談判,因為中國越來越依賴伊朗的能源。"

在敘利亞衝突問題上,中國對聯合國制裁敘利亞的決議行使了否決權後受到眾多指責。之後便開始積極扮演調停人角色。鄭小河說,"中國投反對票是為了向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發出訊號,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不能想幹什麼就干什麼。"與俄羅斯不同的是,中國在敘利亞的自身利益並不是很大。

雖然中國認為,兩場戰爭和金融危機削弱了超級大國美國的力量,但是鄭小河教授認為,美國在大西洋和中國鄰國北韓的地位卻比以前加強。他不贊同一些人的看法,認為中國可以滲透到美國失去影響力的地區。他認為,儘管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不斷加強,但是伊朗,敘利亞,包括與中國關係良好的北韓,不一定會聽從北京政府的話。儘管中國發出警告,北韓仍然發射火箭就是一個證明。

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楊西峪認為,國際社會高估了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他認為,即便是停止為北韓提供能源和食品供應,也不能改變北韓成為核國家的戰略,而只能使飢餓中的北韓人民更加雪上加霜。

來源:德新社 編譯:李京慧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