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億萬富翁的財富縮水

2008年10月9日

周二,中國新華通訊社引用國務院的消息說,中國的乳製品工業混亂,沒有有效監督,造成的奶粉醜聞敗壞了整個食品工業的聲譽,中國政府將對食品生產採用更為嚴格的檢查制度。新蘇黎世報認為,關鍵在於政府是否認識到這場醜聞的深層結構性原因:

https://p.dw.com/p/FWjY
一瓶高級香水,窮人一年食糧圖片來源: AP

"今年年初,中國政府面對強勁上漲的食品價格,又重新採取控制價格的計劃經濟做法,其中包括禁止乳製品提價。由於成本上升,農民和加工者面臨虧損。這種情況也許促使一些人採用在牛奶中摻假的犯罪做法,控制價格也使生產者失去了投資品質和食品安全的積極性。

經濟雜誌'財經'的一篇評論指出,從牛奶醜聞應該得出這樣的結論:實行獨立的國家監督和非直接干預,這一切應該使中國的食品工業更為安全。至於中國政府是否也持這樣的看法,現在還無從知曉。

但'財經'只是例外。中國的中文媒體在報導牛奶醜聞時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多方面的消息證實,中國的國家宣傳部門對本國所有媒體下達了指示,不要獨家報導,有關報導應遵照國家通訊社發布的新聞內容,尤其要突出政府為解決危機做出的積極努力。

獨立記者們說,他們最多只能抨擊地方當局,批評中央政府或甚至共產黨仍然是禁忌。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國內無可爭議的廣泛看法是,如果中國有較為自由的新聞報導,就可以追蹤地方上的許多線索,這次牛奶醜聞也就不會被隱瞞幾個星期之久。過去,民眾並沒有把新聞檢查視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現在牛奶醜聞也造成了民眾對這個問題廣泛不滿。"

在英國人胡潤周二正式公佈的"2008年胡潤百富榜"上,2008年中國一千名億萬富翁中,首富是國美電器有限公司39歲的總經理黃光裕,他在五年內第三次名列榜首。但世界報也注意到,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富豪的錢財來得快,去得也快:

"靠股票交易和房地產生意發財的人,現在已強烈感受到仍在不斷升級的金融危機。胡潤說:'房地產和股市投機者已經頭破血流,與2007年相比,他們的股票財產損失了70%。'一千名中國超級富豪的平均財產從去年的5.62億美元下跌到今年的4.39億美元,但他們的全部財產仍然佔中國去年經濟總量的12.8%。

統計積極參與政治的富豪人數是今年胡潤百富榜的新作。胡潤說,一千名榜上有名的富豪中,80人是人大代表,68人是政協委員,佔15%。而2007年,只有79名企業家具有這樣政治職務。這一增長表明,私營領域的利益與黨的利益一致,黨要爭取全社會的力量實現國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