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不再是廉價勞動力國家

2002年10月18日

今天,西方企業紛紛湧向東亞,對中國的投資與日俱增。選擇中國主要出於兩個理由:其一,這是最重要的未來市場;其二,在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可以獲得廉價勞動力。然而時過境遷,後者已經不符合實際。可以說,中國已經不再是廉價勞動力國家。

https://p.dw.com/p/2jTb
麥當勞在中國是成功的,這裡沒有那麼多高素質勞動力的問題圖片來源: AP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未來最大的世界工廠,這一點不會改變。然而廉價勞動力國家這個觀念已經應該改變了。雖然在這裡還能夠以約120歐元的月薪雇到一個普通工人,但專業人員的薪水現在幾乎達到了國際水準。在外資建築企業或房地產企業裡,一個中國高級管理人員的年收入達到了約10萬歐元。至少在上海和廣東這樣的經濟中心是這樣的。

許多在中國從業的外資企業人事負責人沒有意識到,要在中國留住高素質的員工,需要付出的資金是巨大的。東部沿海城市的薪水增長率保持在每年7%至8%的高水準上,儘管通貨膨脹率幾乎持續為零。美國人士與管理咨詢公司Hewitt每年都對這裡外資企業薪水與特別支出的發展情況進行追蹤歸納。該公司的傑西卡.普費弗說:

「在經濟發達國家,薪水的提高與通貨膨脹率是相應的。也就是說,假如通貨膨脹上升,薪水就要相應地跟上。但在這裡卻存在著0%的通貨膨脹率與平均7%的薪水增長率之間巨大的剪刀差。這反映了這裡存在著高學歷勞動力的巨大缺口。而這個缺口必須通過提高薪水來平衡,否則企業將根本無法得到、吸引或留住員工。」

當然,高學歷人員的市場情況近年來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幾年前,要花很大的力量去爭奪大學畢業生,而今,大學畢業生大規模地湧向勞動力市場,以至他們往往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少人踏上工作崗位時,必須接受明顯低於5年前的起步薪水。

但與此同時,企業關鍵崗位所需要的高素質的人員卻更難求得了。為此,企業除了支付薪水外,還必須提供一系列附加待遇。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避免高素質的員工過不了多久就跳槽。企業提供的附加待遇包括:提供一輛企業公車,供購買住房的低息或無息貸款,現在一些企業也提供企業股份,讓高級員工參股。這還沒有把中國政府向外國在中國的老闆們索取的高額社會支出算在裡面。傑西卡.普費弗說:

「除了平衡金外,政府還要求高額的附加薪水支出。也就是說,一個僱主承擔的費用遠遠超出他付給他的員工的現金。一般說來,相當於給薪水和特殊待遇再加上一倍。在上海這裡,附加薪水費用約佔50%。它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還有一筆住房基金。這些費用雖然由雇員和僱主分擔,但政府認為,主要負擔應該由僱主承擔。」

儘管這些數字相當可怕,許許多多的公司還是把他們的生產地移往中國,尤其是來自韓國、日本和台灣的企業。當然,每個企業可以以當地價格僱用10至12個工人。超出這個範圍,許多企業認為:只有通過創造新的工作崗位而贏得中國政府的信任,才有可能開發這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