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共十九大:習近平對台談話「另有玄機」?

凱中(台北特約記者)
2017年10月19日

中共十九大開幕,習近平在長達3個半小時的談話中,描繪新中國夢,也對於台灣提出軟硬兼施的談話,在台灣朝野掀起討論。

https://p.dw.com/p/2mBHF
Taipeh Skyline Taipei 101
圖片來源: imago/imagebroker

(德國之聲中文網)18日開幕的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成為了全中國最盛大的政治集會。不僅中國當地,海外媒體也對此多加報導,其中台灣當地的新聞台,也在習近平的對台發言上,不定期的插播與轉述。

十九大中,提及對台的談話,習近平依舊拿出了軟硬兼施的一面,硬的一部分,還是依舊強調"有堅定的信心、足夠的能力、粉碎任何形式的台獨陰謀"。但是在軟的部分,也表示"尊重台灣現有制度和生活方式",其他在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部分,也都分別提了4次。

"尊重台灣現有制度和生活方式",這一句話,確實給了台灣媒體許多想像空間,有的認為這是柔性訴求,也有較偏獨派的媒體認為,這只是另一種"反獨促統"下的包裝戰術。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關係與企業學系的副教授孫國祥則認為,這句話還是反映了習近平對台灣的善意,也很彈性地解釋目前的狀態。他認為,台灣部分民眾聽到這種說法,應該還是會買單,雖然沒有明確碰及中華民國的現實存在,但這些台灣民眾會覺得是種善意。

針對台民眾分層解說?

孫國祥也認為,其實習近平在對台的講話上,還是有分層進攻地意味在。比如"尊重台灣現有制度和生活方式"就是講給偏藍族群,也就是較支持統一的台灣人說的,有點像是"一國兩制"的委婉說法。他也認為,確實有一些台灣人會想"搭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這班列車。

而"粉碎任何形式的台獨陰謀"則是給深綠,非常支持獨立的人們說的,而不斷提到"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就是給自認較偏中間派的台灣人民的話語。

習近平也在談話中,提到要給在中國就業或是受教育的台灣人民一樣的待遇,孫國祥則說,則是中國當局的融合戰略,而且這種政策本來就是要先跟台灣當局協商,但是顯而易見地,中國當局已經決定跳過台灣政府,自己片面地來執行。

從2012年的十八大以來,台灣當地歷經了相當大的政治轉變。孫國祥回憶,當時2012年時,剛剛連任的馬英九總統聲勢極高,不過馬英九"太快碰到深水區",從原先的經濟交流要迅速轉化到政治交流,想要簽署更多協議。

就在2014年,當兩岸準備簽署服務貿易協定時,引起了許多學生抗議,最後演化成"太陽花學運",孫國祥認為,中方在太陽花學運後,自己又重新擬定了新的對台戰略,在民進黨上台後,已經在慢慢運作中。

十九大後的兩岸路

台灣當局,對於習近平的談話,僅簡單由總統府表示:"面對兩岸及區域發展的新情勢,兩岸領導人應該共同努力,展現長年累積而來的圓融政治智慧,以堅定意志和最大耐心,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

陸委會也再度表示"尊重兩岸在1992年會談的歷史事實"但是"單方強勢建構的『一中原則』與『一國兩制』方針,很難跨過爭取民心認同的鴻溝",唯有"真正尊重台灣、理解台灣,才能在差異中尋求共同交集,謀求和解與合作"。

對於十九大後,未來中國會如何看待兩岸,孫國祥則說,其實蔡英文的民進黨政府目前對於整體的兩岸局勢沒有太多挑釁,像是聖多美與巴拿馬與台灣斷交,台灣政府也似乎無可奈何,因為確實跟過去李登輝、陳水扁時期相比,兩岸差距也是逐漸拉大。

他補充,未來勢必中方只會留給台灣"他們可以評斷最低程度的國際空間",台灣的自主權、被制衡的時間點,都將由中方來慢慢支配,台灣當局持續有可能陷入被動狀態,這是蔡英文政府在"維持現狀"下要去面對的。

而回顧十八大以來的5年,孫國祥也認為中國對台灣的戰略不見得是完全沒有成效,"至少它是鋪天蓋地、展現在很多層面,未來我想只會愈加擴大",過去還肯與國民黨合作的共產黨,未來5年將走自己的新對台戰略。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