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世維會敦促德國在新疆問題上有所行動

2021年4月21日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艾沙指責德國政府在新疆問題上不願公開批評中國,他敦促柏林要採取明確立場。在《世界報》上發表的客座文章中他還提到在新疆有業務的德國公司,稱其為侵犯人權的幫兇。

https://p.dw.com/p/3sKAg
Tableau | Xinjiang - Baumwollanbau | Uighren | 25.03.2021
圖片來源: Bulent Kilic/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 主席艾沙(Dolkun Isa)對德國發出呼籲,希望柏林在維吾爾人權問題上採取立場。在一篇發表在《世界報》的客座文章中,他指出:"儘管有明確的證據表明維吾爾人的人權受到嚴重侵犯,但德國政府至今仍不願公開批評中國政府的做法。"

Isa Dolkun Generalsekretär des World Uighur Congress
世維吾會主席艾沙(圖)對德國發出呼籲,希望柏林在維吾爾人權問題上採取明確立場圖片來源: Patrick von Frankenberg

《世界報》本周三(4月21日)發表了這篇文章,其中指出,在中國對待維吾爾人的問題上,德國仍在努力尋找一個不損害其經濟利益的立場。

艾沙指責說,當柏林忙於為危機尋找合適的說辭之時,維吾爾和其他少數民族族裔的困境愈發嚴重。他說:"對於我們維吾爾人來說,在這裡生活,眼看著我們的新家鄉對中國政府的人權罪行保持沉默,這令人灰心沮喪。"

北京否認外界針對新疆人權侵犯的指控,同時指責維吾爾組織發動恐怖主義與分裂主義。

活動人士和聯合國人權專家預估,至少有100萬穆斯林曾被關押在新疆的再教育營內。他們指責中國對新疆的維吾爾人使用酷刑丶強迫勞動和絕育。但中國政府否認指控,表示這些再教育營提供職業培訓,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擊極端主義。

上個月,歐盟、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就新疆維吾爾人的人權侵犯問題對北京實施制裁。歐盟宣佈制裁後,中國外交部立即發出反擊,也宣佈對多個歐洲個人和實體制裁。

艾沙在《世界報》文章中稱,歐盟通過對華制裁是重要的第一步:"然而,眾多德國公司,如大眾汽車,仍在從中國的壓迫政策中獲利,從而成為人權犯罪的幫兇。這不能再被容忍了。"

大眾2013年啟用其在中國新疆烏魯木齊的工廠。該公司曾告訴德國之聲,大眾在烏魯木齊啟用工廠的決定"純粹是基於經濟",並說他們期待"未來幾年該地區的經濟成長"。面對新疆強迫勞動的爭議,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巨頭回應了外界質疑

大眾中國營運負責人沃林斯坦(Stephan Woelleinstein)上周日(4月18日)說,該集團的行為準則適用於新疆烏魯木齊的大眾汽車工廠,而相同準則也適用於大眾的其他工廠與其在中國的供應商。他說:"像強迫勞動這樣被人詬病的話題,在我們工廠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我們是直接雇傭員工。"

(天主教通訊社,德新社等)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