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不受馬克宏爭議言論影響 法國國會代表團訪台

2023年4月17日

在歐洲官員陸續造訪中國之際,法國國會的友台小組代表團17日前往台灣,展現對台支持。隨著台灣成為歐洲政壇關注焦點,卻有一些台灣人對法國、德國等西歐國家不抱太大希望,這是什麼原因?

https://p.dw.com/p/4QApn
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博多黑(Éric Bothorel)率領代表團,17日與台灣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一同抵達台灣。
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博多黑(Éric Bothorel)率領代表團,17日與台灣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一同抵達台灣。圖片來源: Taiwan’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一(4月17日)上午,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博多黑(Éric Bothorel)率團抵達台灣,在機場與台灣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共同召開記者會。

此前,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造訪中國,曾稱歐洲不該因台灣而捲入「不屬於歐洲的危機」;對此,博多黑說他們籌備此行已久,訪台與否不受該言論影響。他強調,台法之間「沒有誤解」,且法國對台灣的政策不變。

記者會上,博多黑多次重申「現狀」一詞。他強調此行將聚焦於維持台海現狀,並提及法國上週曾派軍艦行經台海附近,捍衛航行自由。他說,「如果台灣出事,將會改變世界」。

博多黑還表示,雙方關係不僅止於單純的經貿往來。他希望告訴所有台灣人:「我們跟你們站在一起,與你們關係密切,你們長期都會是我們的朋友。」另一位訪團成員樂格佩(Constance Le Grip)補充道,法台雙方共享人權、自由與民主價值,此行是為了支持這點並相互學習。

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博多黑(Éric Bothorel)17日率團抵達台灣。此前,法國總統馬克宏曾說,歐洲不該跟隨美國捲入台海問題,引發各界質疑法國對兩岸議題的立場。
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博多黑(Éric Bothorel)17日率團抵達台灣。此前,法國總統馬克宏曾說,歐洲不該跟隨美國捲入台海問題,引發各界質疑法國對兩岸議題的立場。圖片來源: Taiwan’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法國議員:對台支持「毫無模糊地帶」

根據台灣外交部,法國國民議會訪團將在台灣停留至20日,成員除了博多黑之外,還有友台小組副主席柯拉波(Mireille Clapot)、外委會副主席艾畢雍(Michel Herbillon)以及議員樂格佩,行程包含會晤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外長吳釗燮等人。24日,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還將率領另一個訪團赴台。

台灣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17日表示,法國國會成員訪台,象徵「台法關係實質地往前推進」。此前,他先在14日率領15位跨黨派立法委員前往巴黎,拜會法國參議院與國民議會,之後再與法國國民議會訪團一同搭機到台灣。

據台灣中央社15日的報導,博多黑說台法推動雙邊國會外交,見證了法國對台支持「毫無模糊地帶」。法國參議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卡迪克(Olivier Cadic)則表示,支持提供裝備,幫助台灣自我防衛。他說,「想要和平必須備戰」,而且法國「也需要台灣協助對抗中國對法國的影響力」。

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博多黑(Éric Bothorel)在台灣桃園機場發言。圖左為台灣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圖右為法國國民議會外委會副主席艾畢雍(Michel Herbillon)。
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博多黑(Éric Bothorel)在台灣桃園機場發言。圖左為台灣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圖右為法國國民議會外委會副主席艾畢雍(Michel Herbillon)。圖片來源: Taiwan’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台灣民眾對西歐寄望不大

台灣與法國國會深化交流之際,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等人對台海兩岸的立場,持續引發關注。面對歐洲官員近期的表態,許多台灣人持不信任的態度。

一位35歲的飛行員楊安東尼(Anthony Yang)14日向DW表示,馬克宏的說法是一種「軟弱的表現」,似乎意在向中國政府釋出善意。他認為歐盟成員國太多,難以在台海局勢上達成共識;此外,歐洲距離太遠,如果中國真的入侵台灣,歐洲很難提供實質的幫助。在他看來,在緊急狀況下,台灣應該尋求附近的盟友協助。

40多歲的工程師賴先生(Ming-Wei Lai)則告訴DW,他對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寄望不大,反而認為中東歐、英國更是台灣可依靠的盟友。他主張,歐洲是一直到新冠疫情爆發、全球面臨半導體晶片短缺,才認知到台灣的戰略重要性。他說:「雖然歐盟有稍微比較意識到中國侵台可能的風險,但他們還是不覺得這是他們的事。」

另一名30多歲的台灣女性Ariel Yin抱持類似看法。她認為,歐洲似乎是因半導體供應鏈而認為台灣有價值,「好像沒有任何國家真心想幫忙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因為他們都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14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外長秦剛時,強調台灣對全球經貿的重要性,稱若台海軍事活動升級,對全球而言會是「非常恐怖」的場景。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14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外長秦剛時,強調台灣對全球經貿的重要性,稱若台海軍事活動升級,對全球而言會是「非常恐怖」的場景。圖片來源: Kira Hofmann/photothek/IMAGO

台灣政界、學界態度樂觀

對於西歐國家是不是台灣真正的抗中盟友,有些台灣民眾告訴DW,他們並沒有太多信任感,對馬克宏的言論亦不特別感到失望。不過,台灣政界的態度較為樂觀。

國民黨發言人林家興向DW表示,「從不懷疑馬克宏總統對台灣民主、台海和平的支持」。台灣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則說,如果有任何國家試圖改變現狀,「就要小心了」;中國不會只是台灣和亞洲的問題,「也會是歐洲的問題」。

有專家指出,傳統上台灣被視為美國的問題,歐洲對於成為美國「跟班」是有疑慮的。台灣師範大學國際台灣學研究中心顧問葉介庭接受DW訪問時表示,可以理解歐洲領袖主張不該在「美國的問題」上盲從美國。但他也說,馬克宏推出不同於美國的路線,似乎是為了表現差異而表現差異,而非出於明確、有原則的對中立場。

葉介庭還指出,歐洲領袖的表態,顯示台灣應繼續努力加強與西歐的關係。「隨著東歐國家對支持台灣的聲浪越來越大,歐洲產生了一種動力,要把台灣和中國放在更大的脈絡下看,也就是維持自由的世界秩序、對抗威權政體。」他認為,現在是台灣積極參與這些對話的關鍵時刻。

馬克宏對兩岸局勢的論點在歐美引發質疑,中國則暗批歐美進行「集團對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日說:「有的國家並不希望看到別國獨立自主,總是想脅迫別國順從自己的旨意。但是堅持戰略自主將會贏得更多尊重、更多朋友,搞脅迫、施壓只會遭到更多的抵制和反對。」

德國外長訪華 如何為馬克宏「糾偏」?

(綜合報導,William Yang對此文亦有貢獻)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