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上海與法蘭克福:兩個機場開始合作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8月16日

在去年12月30日晚間,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和法蘭克福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儀式。現在與此有關的第一個項目開始得以落實。這便是在上海建立合資企業,對中國機場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及在中國開展咨詢業務等。

https://p.dw.com/p/3z2A
法蘭克福機場圖片來源: AP

法蘭克福機場有限公司創建於1924年,它是一個依託航空主業,展開多種經營的世界領先的機場全球服務公司,是名副其實的樞紐港,擁有豐富的機場管理經驗;而中國的經濟騰飛,走向世界,吸收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科學技術,改善經營結構,提高運作效率的勃勃雄心,使德中合作雙方幾乎不約而同地相中了對方。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貝恩德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說:

「合作是雙方的意願,我們幾乎是不謀而合的。中國擁有在世界範圍內增長最迅猛的航空市場之一。為此,上海有意在2010年舉辦世博會之前,建立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的亞太地區的航空樞紐港,而我們在這方面的技術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為此,上海機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賴於我們的先進技術。就我所知,我們甚至沒有遇到任何競爭對手,我們是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在這一領域願意合作的第一家國際公司。」

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貝恩德先生近年來頻繁往返於德中之間,中國的蓬勃發展,巨大變化每次都給貝恩德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儘管有薩斯的影響,但中國的客運吞吐量的增長率始終保持在年均15%,貨郵吞吐量的增長率為30%的水準上。鑑於此,法蘭克福機場有限公司計劃加強在中國的投入,特意在香港建立了物流中心。

談及此番合作的意義,貝恩德先生一再強調了共同繁榮,共謀發展的戰略,他說:

「這項合作有利於德中雙方。各自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將給雙方帶來好處。舉例說,中國的旅遊業已實行私有化,許多中國人喜歡來歐洲旅行,而法蘭克福則是他們進入歐洲的門戶。我們也向我們的上海同事請教,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滿足來歐洲旅遊的中國人的願望。令上海合作夥伴格外感興趣的是我們的中專樞紐技術包括行李托運市場營銷方面等。」

儘管貝恩德先生在機場服務領域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在談及中國機場管理有哪些地方尚待改進時,他總是謙虛地強調要互相學習,並對上海機場的高水準贊不絕口。他說:

「上海兩個機場的組織水準非常高,我不能狂妄地說,上海人應該向我們學習。上海新建的機場是非常不錯的,在組織方面,我們根本無需多言。只是我們與國際航空公司有更多的合作經驗,比如與美國航空公司和歐洲各航空公司等,對他們的客戶和國際市場也比較瞭解。另外,根據我們在中國做的市場調查,這一領域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大的,建立合資企業只是我們與中國同行合作的第一個具體項目,我們正在對其他的合作項目進行調查,計劃與我們的中國合作夥伴一道擴大我們的合作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