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三個月後看憤怒的巴黎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6年2月26日

憤怒的法國青少年放火焚燒汽車,與該國保安人員展開街頭巷戰,一再挑起事端,發生於3個月前的這一幕不僅在法國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也震驚了全世界。法國政治家於是信誓旦旦地許諾為有關青少年盡快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三個月的時間裡,他們都付出了哪些切實的努力呢,以下是德國之聲記者發自巴黎的報導。

https://p.dw.com/p/82cg
那燃燒的巴黎圖片來源: AP

在巴黎市郊克利希蘇布瓦寬敞的體育場上,8個小夥子在踢足球,小夥子們一律是黑皮膚。體育場地被塗了焦油,但是瀝青地上一再出現新坑,球門網也破爛不堪。

在足球場旁矗立著四座高層建築。每座都有30層。高樓窗戶外掛著曬洗的衣服。大樓的門口堆滿了垃圾。去年11月初,法國青少年的騷亂浪潮就在這裡引發,它是克利希的一個問題頗多的地區,位於巴黎市郊以東15公里處。事發時,三名青少年試圖逃離警察的拘捕,其中兩人逃入變電器房中,被電擊死。兩個小夥子一個是布納,一個叫齊德。於是變電器房的牆上出現了巨幅涂鴉,上面寫著,布納,我們絕不會忘了你。

但是,從那時至今,法國政府都付出了哪些努力呢?伊莎貝拉-拉博德是一家醫院的護士,在克利希蘇布瓦出生。她說;「事態很快就平息了下來,事實的確如此,但是人們的心中卻依舊充滿了憤怒,暴力事件不斷發生。我擔心,三個月前的那一幕會再度重演。儘管我無法確定具體的時間和導火索,但是,那樣的事情肯定會再度發生,實在是太悲慘了。」

擔心大規模暴力事件再度發生的並不只是伊莎貝拉一人。86%的法國公民都有這樣的懼怕心理,他們擔心這場危機無法得到真正地解決。法國「巴黎人報「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就證實了這一點。

帕特-讓是克利希蘇布瓦的一名天主教牧師。去年11月發生的那一幕以及法國政府的許諾令他記憶猶新。當時,法國政府曾保證說將為該地區的城市修建提供更多的資金,尤其要為當地學校提供更多的教師力量。然而,3個月後的今天,一切都一如既往。

他說:「政府沒有兌現當時的承諾,當時的許諾早就被他們拋之腦後。但是人們又能怎麼辦呢。年輕移民的失業率高達53%。在這樣的條件下,人們怎麼能夠保持智利,聽天由命?這是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這裡的青少年沒有就業機會,前景渺茫,所以什麼蠢笨的事情都幹得出來。」

薩米爾-米希是一位社會救濟機構的工作人員,負責克利希青少年的體育運動,他辦公的地方就在運動場邊高層建築旁。他說:「不少樓房雷根本就沒有信箱。我無法為我的體育課做宣傳。交了這樣高的房租,至少要有個自己的信箱吧。」

在去年11月的騷亂之後,這位體育教師與朋友們一道成立了一個名為「禁止放火」的協會,旨在有組織地尋求解決當地危機的途徑,引起政界的關注。

A. Ulrich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