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部反映中國社會的短篇小說集

2005年11月20日

西方媒體在報導中國時,往往在羨慕間帶有幾分嫉妒,上海外灘的繁華、富裕階層的崛起以及中國持高不下的經濟增長率每每成為顯要標題,但光鮮的外表遠非現實中國的全部……

https://p.dw.com/p/7UBP
人潮滾滾的上海南京路圖片來源: dpa

中國旅德作家羅令源的短篇小說集「你給我從五樓滾下去」以另外的筆調和內容在德國文壇及媒體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時間跨越近35年的11篇短篇小說為人們講述了中國日常生活中的無奈、肆意、暴力、屈辱及絕望,樸素、簡潔的文筆帶給讀者的卻是強烈的心靈震撼,它使人們將目光聚焦在羅令源為人們描述的「現實中國」上。

南德意志報在文學評論欄中這樣寫道:「對人體及生命的肆意和專橫在許多國家都時有發生,但恐怕對個人輕蔑到如此令人發指的地步卻唯中國獨有。對失蹤者、受屈辱或虐待者以及遭暗殺者的不聞不問幾乎是每一個短篇小說的結尾。」

羅令源的短片小說集「你給我從五樓上滾下去」從不同角度,講述了近35年來中國發生的一幕又一幕悲劇,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羅令源說:「本書主要描述的是中國生活中的暴力、失意、肆意以及不公正的行為,他們每天就發生在你的生活裡,每個人都經歷過,有時是受害者,有時是加害者,但是因為大家都生長在這樣的文化氛圍裡,常常不太容易意識到,很多願望得不到滿足,會被社會擰碎,我就是想用平凡的故事表達人們在中國的感受以及與時代的聯繫。」

1963年出生的羅令源15年前來到德國,她曾有過許多夢想,當作家、歌唱家、甚至物理學家,以後,很多夢想都放棄了,唯有寫小說的夢想始終如一。大學期間攻讀電腦學及新聞媒體的羅令源來到德國後便開始為國內的各種雜誌投稿。但最大的願望是寫一本關於中國的書。她說:「我覺得跟祖國的感情是割不斷的,它養育了你這麼多年,文化已經定型。儘管我不常回去,大約三、五年回去一趟,但總覺得中國的東西特別有吸引力,對中國發生的事情很能理解,明白是怎麼回事,馬上就能構想出一個故事來,而對德國的事情往往要打三個問號。」

現實的距離感難免為小說的創作帶來一定的侷限性,但隔岸觀火卻又賦予了作家旁觀者清的視角。剛剛分娩的產婦因違反了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命令慘死在遭推土機破壞的房屋下;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致使親生女兒死在母親的手中。羅令源以簡潔質朴的文筆塑造一個又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物,經其藝術加工,引人入勝,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在創作時,我考慮的是不要有一個多餘的字,否則會影響讀者的興趣。我重視戲劇性的變化。總在想什麼時候應該使故事最精彩,給它多長時間。在起步時如何渲染氣氛,或進行鋪墊,讓故事有它的跌宕起伏,有一個重心。」,羅令源如是說。

羅令源短片小說集在德國引起了人們對中國的更多思考。南德意志報一位評論員的文章為此做了恰如其分地總結:「也許羅令源筆下主人翁的無助和孤獨有些誇張,作為讀者,我無論如何不願知道,同情心竟會少得如此可憐。無論在中國社會裡無辜百姓的私生活受到怎樣的強暴,如此直接、不加修飾的描述確是極為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