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港媒綜述:拉倒政改,政改拉倒

2005年12月22日

本周香港立法會以34票贊成,24票反對,一票棄權,否決了特區政府就200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議案。香港特首曾蔭權和北京駐港機構雖然事先做了很多拉票工作,但最後在泛民主派陣營內只有劉千石一人投棄權票,其他人全部反對。香港各大媒體都予以了詳盡的報導和評論。

https://p.dw.com/p/7gv7
要求普選的港人在遊行圖片來源: AP

香港《蘋果日報》的頭版標題是《民主派心連心,贏了》;《信報》頭版社論的標題是《孤獨的演員,無奈的結局》;《明報》頭版的標題更是叫絕,該報將「政改」兩字側身顛倒排列,文章的標題是《拉倒政改》。

《信報》的社論寫道:「泛民主派的投票意向,政府沒有可能不明白,為何提出政改方案時,行政長官會『信心爆棚』,明確表現不會有修改空間,在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情況下,行政長官仍然深信方案可以在立法會得到多數通過?很明顯,曾蔭權認為他與民主派的『交情』,足可以令游說工作得心應手,令政府有足夠票數通過方案……事實上,從昨天贊成票和反對票的分配情況來看,立法會內建制派和反對派的投票模式和董建華時代有何不同?答案幾乎是一模一樣。換言之,現在議會內的政治生態並因為新行政長官上場而出現根本變化。」

《信報》的社論接著寫道:「如果冷靜地作客觀地分析,民主派和反建制勢力「倒董」並非完全因為董建華表現不濟,董建華代表的權力來源(中央委任、非民選)和既得利益階層才是民主派和反建制勢力鎖定要『倒』的目標,董的施政失誤,只是加快了他下台,而曾蔭權上任時的強勢,也只能拖慢這個過程;套用中共的術語,民主派和反建制勢力與行政長官之間對著干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明乎此,曾蔭權除非打算跟泛民主派妥協出一個政制方案(但北京未必接受),否則單方面由政府提交建議而又希望泛民主派無條件支持,實在是不切實際的妄想。」

《明報》今天題為《修補關係當務之急,覓普選之路長久之計》的社論寫道:「當前最迫切和重要的事情,不是追究責任,而是盡力修補關係,包括中央與泛民主派的關係,以及行政機關和立法會的關係,其次是繼續推動普選進程的討論,積極回應港人主流民意的訴求,讓出了軌的政改號列車盡快重回軌道。」

《明報》的社論寫道:「民主派在堅持自己道德制高點的同時,不應低估中央與工商界反對加快民主進程的執著。如果爭取民主真的是民主派的目標,而非手段,便不能只顧堅持自己的要求,而忽視其他政治力量的訴求,特別是中央的看法。如果民主派認清這個事實,便要認真思索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向中央釋出善意,修補因否決政制方案而造成的裂痕及猜疑,進而透過策發會謀求一個社會共識方案。」

另外,據《星島日報》報導,在立法會否決政改方案後,港澳辦及中聯辦發表聲明,指表決結果不符合香港的主流民意,是中央政府所不願意見到的,聲明又表示完全認同並支持特首曾蔭權在方案遭否決後所發表的談話,並對特區政府為推進香港政制向前發展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贊賞。報導說:「國務院港澳辦於二十一日深夜發表的聲明及中聯辦的聲明,均表明「該方案自公佈以來一直得到較高的民意支持,在立法會表決時,也得到了超過半數的議員支持,但由於未能獲得較高的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二多數支持,方案沒有在立法會得到通過。」……聲明又說:「出現上述結果不僅不符合香港的主流民意,是特區和香港公眾不願意看到的,也是中央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兩份聲明又同時指出,政改方案遭否決,○七、○八的選舉,便只能沿用現有辦法,不作修改。不過,港澳辦的聲明卻加上:「我們衷心希望香港各界人士能夠以理性、務實和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探討出一條適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發展道路,並不斷創造條件,以最終實現《基本法》規定的普選目標。」」

胡錦濤之後的第五代領導人出現輪廓?

在中國大陸政治局勢方面,據本周《蘋果日報》報導,隨著胡錦濤集黨政軍最高職務於一身,成為中共第四代領導核心後,外界開始關注第五代領導層,關注誰會是中共政壇的「明日之星」,官方新華社轄下的《瞭望東方周刊》亦曾作「關注省部級高官個性化施政」的專題報導。報導說:「被《瞭望東方周刊》點名贊賞的官員包括商務部長薄熙來、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北京市長王岐山、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等。中國學者認為,這些官員的個性化施政,有助中共提高執政能力。……這六名官員中,李克強、李源潮是胡錦濤嫡系的「團派」,其他四人都是「太子黨」。李克強被形容為「聰明善學」,薄熙來被封為「魅力官員」,習近平則獲贊「重視官德」;王岐山「允許官員說錯話」,俞正聲要求下屬「聞過則喜」,李源潮則希望「整體推進」改革。」

《蘋果日報》分析道:「在外界競猜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包括下屆總理或下任總書記時,他們都是最經常被貼中的人選。但最終誰能脫穎而出,既要看他們這幾年的政績,更要看高層權力鬥爭與權利分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