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Netscape被活埋-墓誌銘上寫著7月15日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17日

很久以來,網民上網主要有兩個選擇:Internet Explorer或Netscape。現在,其中的一個-Netscape已經被生生地活埋了。網路和電腦軟體方面,壟斷幾乎成了必然的趨勢。

https://p.dw.com/p/3rwM
它是網路历史中的一段

AOL(美國線上)從1998年開始是當年新經濟之星Netscape的母公司。當AOL幾周前宣佈,它將來也將使用微軟的IE (Internat Explorer)時,人們就明白了:Netscape的日子到頭了。

在AOL的屋簷下,Netscape這幾年來可以說變得微不足道,幾乎沒有得到投資,幾乎沒有什麼改進。這個一度先進的瀏覽器一下子變得滿頭白發,步履蹣跚地跟在別人後面。甚至把原始碼交給公開原始碼組織,把瀏覽器交給Mozilla去發展,也未能帶來任何明顯的進展。

但是,AOL非要在今年就殺死Netscape,卻是令人難以理解的事。兩周前Netscape剛推出7.1的版本,而這是Netscape有史以來拿出手的最佳軟體。然而它卻將成為最後一個。

Netscape的結構跟Mozilla 1.4 是一樣的。而Mozilla將來還可以幹下去。昨天(7月16日),工人取下了Netscape辦公樓的司標,最後約50名程序設計師收到了他們的解僱函,解僱期限是7月15日。在Netscape的墓誌銘上,將來鐫刻的就將是這個日期。

Netscape不是自然死亡,而實實在在是被活埋了,或者說是安樂死。這實在是一件可惜的事:Netscape的死亡意味著網路的一段歷史被埋葬,沒有這個瀏覽器,也許就不會有網路今天的繁榮。

這個瀏覽器還將穿著Mozilla的外衣生存下去,就像一個整容後以別人的身份繼續活下去的好萊塢故事主角。它將是非商業化的,公開原始碼的。為此,AOL支付了200萬美元葬儀,這筆贊助是給為此建立的Mozilla基金會的。

Netscape原程序設計師中有幾位將進入Mozilla工作。他們的頭兒是米奇.凱坡爾。凱坡爾是Lotus的創建人。為了做出榜樣,為了增加Mozilla的資本,他從自己口袋裡掏出30萬美元投了進去。現在,Mozilla基金會正在積極尋找贊助商,也是為了能夠收留一些失業的Netscape人。贊助的好訊號已開始出現,訊號來自Sun Microsystems和Red Hat。

Mozilla的發展部主任是米切爾.貝克爾女士。她對AOL過去和現在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並宣佈,將來也將與軟體開發者和工業夥伴們繼續合作。

(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