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IMF下修中國經濟增長至4.4% 全球通膨恐再惡化

2022年4月20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二(4月19日)發佈最新報告,再度下調中國全年經濟增長至4.4%,遠低於年初中國設下的目標。與此同時,該組織警告全球通貨膨脹情況恐比預期更糟。

https://p.dw.com/p/4A7mP
Symbolbild I Containerschiff
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二(4月19日)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中國2022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再度下調至4.4%。這個數字遠低於年初北京設下的5.5%目標。下調主因是中國抗疫採取強硬的清零政策、廣泛封控影響經濟活動,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中國壓力。

這是IMF在三個月內第二度下調其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今年1月,IMF預測該數字為4.8%。 

今年3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佈將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定在5.5%左右,數字已是20多年來最低。IMF的預測讓北京要達到此一目標,有了更多壓力。

2022年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說,是政治意味濃厚的一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預計在秋天,尋求史無前例的第三任期。《南華早報》報導,澳洲麥格裡銀行18日表示,「在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一年中,他們(中國)很難容忍清零政策或增長目標的失敗。」該銀行也預測,由於上海封城是3月底展開,中國「4月份的經濟數據將進一步惡化。」

對於IMF的悲觀預測,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網19日發佈報導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增長前景,並未反映中國經濟的充分韌性。

報導指出,中國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為4.8%,超越外界預期。由於忙於加大力度擊退上海疫情,同時要設法促進全面恢復生產,中國經濟正面臨強大的逆風,要實現GDP增長5.5%的目標,今年中國需要應對更多挑戰,「但情況遠沒有一些西方媒體誇大描述的那麼嚴重。」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18日)公佈數據,中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 (GDP) 同比增長4.8%,超過分析師預期的 4.4%。

報導認為,中國有效的「動態清零」政策不會像悲觀主義者所說的那樣阻礙經濟復甦,而是為各行各業在今年餘下時間充分發揮經濟復甦潛力鋪平道路。

Coronavirus China Shanghai Lockdown
IMF報告指,下調原因之一是中國抗疫採取強硬的清零政策、廣泛封控影響經濟活動。圖片來源: Chinatopix/AP/picture alliance

全球經濟增長降至3.6%

與此同時,IMF週二報告也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大幅下調至3.6%。在物價飛漲、供應短缺和債務水準上升的情況下,此一放緩比1月份發佈的預測還要低上0.8個百分點。今年1月,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為4.8%。

全球經濟放緩主要受到俄烏戰爭影響。今年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破壞了烏克蘭的基礎設施,以及糧食與其他商品的生產能力。同時,西方對莫斯科的嚴厲制裁導致燃料價格上漲。

IMF指出,烏克蘭今年經濟產值在最糟情況下可能大幅萎縮35%;俄羅斯的GDP將下降8.5%,比戰前的預期低了11個百分點以上。

Ukraine-Krieg | Lage in Charkow | Zerstörung
烏克蘭今年經濟產值在最糟情況下可能大幅萎縮35%。圖片來源: MIGUEL GUTIERREZ/Agencia EFE/IMAGO

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將大大放緩,戰爭導致燃料和食品價格上漲,也會將世界各地的通貨膨脹推高,並使其保持在比預期更高的水準。再加上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也預計將下修至3.7%。

IMF發佈報告的同時,該組織與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本週正在華盛頓舉行。全球金融官員將以虛擬視訊和親自出席的方式,與會聚焦討論該如何解決俄烏戰爭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

通膨恐比預期「高得多」

IMF的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在報告中稱:「戰爭的經濟影響正在向遠方擴散——就像從地震中心發出的地震波。」該組織警告,雖然世界逐漸開始從新冠疫情中復甦,但風險和不確定性仍然很高,而受此波經濟震盪影響最嚴重的將會是最貧窮的一些國家。

古林查斯警告,整體前景非常不確定,如果戰爭延長、對莫斯科實施更嚴厲的制裁,情況可能會急劇惡化。他說:「如果旨在結束戰爭的制裁擴展到更廣泛的俄羅斯能源和其他出口產品,增長可能會明顯放緩,而通貨膨脹可能會高於預期。」同時,中國抗疫採取的封鎖措施正在減緩經濟活動,「這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出現新的瓶頸。」

IMF估計,今年通貨膨脹在發達經濟體將達到5.7%;發展中國家將達到8.7%。報告指出,通脹率將比之前預期的要「高得多」。受到價格壓力,許多國家的央行已開始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膨,但這將損害負債纍纍的發展中國家。

古林查斯說:「即使在(俄烏)衝突之前,價格上漲已是一個問題,現在戰爭造成的短缺將極大地放大這些壓力,特別是通過能源、金屬和食品價格的上漲。」他還說,通貨膨脹現在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是嚴重問題。如果價格壓力繼續上升,「這將使中央銀行採取更有力的舉措」,也將會打擊發展中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債務負擔已經隨著利率的上升而增加。

他呼籲應通過改善去年通過的G20共同框架,以幫助各國重組債務。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