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50年德國大學生狀況變遷

2002年9月17日

德國大學生社會狀況調查到9月中時年到半百。現在,這個大學生社會狀況調查也終於走向了歐洲,首次作出歐洲大學生之間的比較。但這一步邁得很難,也很不理想。

https://p.dw.com/p/2f57
考試圖片來源: AP

50年16次調查

1952年開始,德國學生後勤處(Deutsche Studentenwerke)開始對廣大學生進行長時間的調查,瞭解他們的社會,健康和經濟狀況。 至今共進行了16次調查。從這些調查獲得的數據看,德國的大學生情況在50年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些基本數字比較

1952年時,德國共有108374名在校大學生,其中82.8%是男性,17.2%是女性。2000年夏季學期,全德在校大學生達到175萬人,為48年前的16倍。而且男女比例也發生了大變化:在校女大學生達到46%,新學生裡的女性比例甚至達到49%。

出身於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的大學生比例進一步提高。1952年時,28%男大學生和41%女大學生的父親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應想到,男大學生佔五分之四強,因此這個總的比例還較低)。2000年時,所有男女大學生合在一起,父母畢業於綜合性大學的佔44%,父母畢業於高專的(FH)佔18%。

今天難以想像的景象:1952年時,許多學生來自兄弟姐妹眾多的大家庭,41.1%的學生來自3個子女以上的家庭,給三分之一來自2個子女的家庭,只有25.9%的學生是獨生子女。

學習期間的費用來源

跟今天相像的是,50年代初學生學習期間的主要費用來源是父母。那時,三分之一的男大學生和一半以上女大學生的費用來源百分之百是父母。但那時也有21.1%的學生得到國家的補助支持。那時根據返回家園法提供的教育資助金是最主要的公共學資來源。

學生打工歷來是很重要的學資來源。50年代初,就有11.7%的大學生常年打工,49%的大學生有時打工。然而,大多數學生選擇假期打工,68.5%的男學生和77%的女學生在學期裡是不打工的。也就是說,只有約30%的學生在學期裡也得打工。

那時的薪水收入和生活費用比今天都要低得多。那些平時也打工的學生,每個月的收入低於50馬克,一般每周工作不到12小時。但那時每個學生每個月的支出也就在120至150馬克之間。而今天大學生的每月平均支出已經達到1249馬克。

50年生活費用比較

1952年,大學生裡每月用錢不到50馬克的佔20.8%,50-100馬克之間的佔46.8%,100-150馬克之間的佔18%,150馬克以上的佔5.4%。2000年,大學生裡每月用錢不到1000馬克的佔21%,1000-1200馬克之間的佔21%,1200-1500馬克之間的佔28%,1500馬克以上的佔30%。

學生狀況調查首次走向歐洲

今年第一次進行了歐洲範圍內大學生狀況的調查。然而只有8個國家參加了這第一次的調查,即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義大利和荷蘭。有的國家抵制了調查。尤其堅持抵制的是英國政府。

德國之聲記者默勒爾在該調查報告發表之前已經採訪了設在漢諾威的高校訊息系統負責人施尼徹爾和德國大學生後勤處幹事長謝弗巴爾托爾德,瞭解了一些訊息。

國家出錢區別大

有的國家,國家對學生的出資很少,在那兒,學生不得不靠家長和自己打工來完成學業。比如義大利,國家促進額只給12%的學生,而且每個額度都很低,國家的錢攤到每個學生身上僅佔7%。也就是說,93%要靠父母或自己打工來拿出。相反的例子是芬蘭,那裡家長只需拿出學習費用的8.3%來。國家出資相當的多。德國居中,父母要出的錢佔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