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30年前日本也是仿冒冠軍」

Frank Hollmann / 亞思明2007年10月29日

德國專利商標局局長沙德(Juergen Schade)剛剛結束對中國的訪問。上周日,他在簽署德中兩局雙邊合作紀要之後從上海出發徑直去往新德里,這也是日、中、印亞洲三國之旅的最後一站。「與亞洲國家開展緊密合作對於國際產權保護必不可少,」沙德表示:「在亞洲地區註册商標,尋求法律保護的德國廠商越來越多,反之,我們也收到了很多亞洲發明者的專利申請。」

https://p.dw.com/p/Bxn2
盜版的不只是光碟圖片來源: AP

上個周末,沙德與中國同行共同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智慧財產權論壇。沙德讚揚中國在智慧財產權工作上的成就,他說:「中國的情況要遠遠地優於印度。原因可能在於中國在25年前就開始認真構築基礎框架,而印度的底子還很薄弱。印度還沒有真正開展過一次相關的專利核查,沒有任何基礎可言。我們去印度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沙德的褒獎與一片抗議中國侵權的口誅筆伐多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一個多月以前,歐盟商會剛剛在北京推出一份300頁厚的形勢文件,指責中國存在的貿易壁壘、官僚主義、創意剽竊、法制漏洞惡化了歐洲駐華企業的生存環境。據海關統計資料表明,在歐洲境內遭到沒收查禁的假冒偽劣產品之中,80%都是中國貨。但沙德依然對中國打擊盜版工作的積極進展表示肯定,他說:「當然目前的法律體制並不完善,我們也希望能夠促進現有的法律法規得以推廣執行。但我深信,十年之後,創意剽竊在中國不再是一個話題。中國自己也將開展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工作。」

目前中國還有數以百萬計的勞動者工作在盜版前線,一些地方政府出於保護主義思想不願徹底查封非法工廠。儘管如此,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法院在過去的三年間審理了5700多例產品侵權訴訟。

沙德說:「一個國家的高新技術產業越發達,對於產權保護的重視程度也就越高。另外,智慧財產權是一種私人財產,這對於從來沒有對私有財產表示重視的中國來說當然是新鮮事物。」

隨著工業產品技術發達程度的提高,今天千夫所指的中國有朝一日可能成為創意被盜的受害者。沙德指出:「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產品剽竊幾乎伴隨著整部工業發展史。30年前,日本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仿造冠軍,今天他們已經摘掉了這頂帽子。19世紀的德國也是如此。當時德國最愛抄襲技術領先的英國產品,以至於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人強令德國人在自己的產品上註明『made in Germany』的標誌。想不到到了19世紀末葉,『德國製造』成了最好的品質說明。」

與此同時,沙德呼籲德國中小型企業加強在中國的商標註册。為了促進產品專利法在中國的貫徹施行,今後慕尼黑專利商標局的德國工作人員還將加強與中國同事的合作,幫助提供技術咨詢。這也是周末在上海簽署的雙邊合作紀要的一部分。沙德相信,這一合作將是實際而有效的。10至15年之後,中國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程度將不下於歐洲各國。

沙德說:「對一個引入相關法律體系不過25年的國家指手畫腳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只要我們想到歐美國家已經擁有200多年的法制傳統,就不得不對剛剛起步的中國多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