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12年6月23日 聽眾園地

2012年6月23日

主要內容:「足球怨」上帝會擲篩子嗎;臨時工的悲歌;癌症患者與德國先進的醫學科技;貴台報導有失偏頗;六月份有獎征答題。

https://p.dw.com/p/15K7O
圖片來源: Reuters

有話大家說

問:

我看德國之聲中文版已經快半年了,不得不說的是,個人覺得,貴報編輯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和報導有失偏頗。感覺長久以來,所看到的有關中國的報導基本都是負面色彩。對於國內的很多事情缺乏積極的態度。而且有些事情,有失客觀。

我不否認,國記憶體在的很多問題,滲透社會各個方面,有些東西是不對的,有些東西卻是各有利弊的。以今天的中國人口問題為例,計劃生育政策是與西方社會對於人權等很多概念的認知相悖,但如果中國不實行這個政策,想問編輯,那多出來的幾億中國人該往哪裡安置呢?我不知道編輯您是身處國內還是安居德意志,我想,但凡身處國內,應該對中國的人口問題有很清晰的認識。就現在而言,國內的很多問題,其實都跟人口密切相關。要是中國的人口數目只是現在一半的話,很多問題,比如住房、交通等等,會比目前狀況好。所以計生政策本身有利也有弊,貴報那句「一胎化政策的惡果是,中國的人口炸彈將在可見的將來爆炸。」相當有失偏頗。如果沒有計生政策,人口恐怕早在十年之前就爆炸了!

哪個社會沒有問題?哪那個發達國家不是步步從充滿各種弊病的不完善社會一點一點完善起來的呢?作為媒體工作者,我覺得,貴報編輯在起碼的客觀性上有所欠缺。如果真的關心一個國家,應該給予這個國家最客觀的報導,不掩蓋缺點,但是也不能故意報憂不報喜。客觀報導,我相信這也是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良心和職責之所在。但如果貴報的宗旨,或者說是利益,決定了貴報需要用這樣的視角來報導、評價中國,那麼我認為,對於很多問題,貴報也沒有資格做出指責。

我很喜歡德國這個國家,很欣賞這個國家的態度和精神,相信德國的媒體也能夠對於事情做出客觀的報導,所以我訂了這份報紙的電子版,希望回到中國以後,依然能夠聽到不同於國內傳媒的聲音。

答:

德廣中文部的受眾願意耐心地告訴我們,他為什麼不同意我們的報導內容,的確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理性地交流意見。您提到的這篇有關中國計生政策的報導是德媒每日報摘。在這個欄目的最後,我們都註明了它是「摘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的字樣。而中文網近期發表的其它有關計生政策的文章,主要是根據相關時事而進行的客觀分析報導。本台新聞報導的原則是據實報導,不因事件的正面或負面而有所分別。報導新聞不在於事件的憂喜,而是看它的新聞價值。不可否認,能上時事新聞版面的以負面故事居多,就是所謂具「新聞價值」 的事件。享有言論自由的西方媒體,選擇題材的角度極其嚴苛。西方國家政府的施政,全部被放在媒體的放大鏡下檢驗,無能的政府絕對逃不過媒體的批判,從而遭到選民的悖離。我們對德國政治人物的負面報導不但不少,而且詳盡, 例如有關德國前總統、前國防部長的醜聞,或最近發展部長從國外公幹回國,帶了一塊地毯沒上稅而遭到媒體的圍攻等等。一個國家的全面發展與進步,極大程度與民主的監督機制有關。您指責我們對中國的報導有失偏頗,也許並不完全公正,我們對於中國在經濟、科技或文化等方面的成就總是及時報導,從不漏失。這裡我也想請教您一個問題:與西方世界相反,中國的新聞報導多半是報喜不報憂,好消息國內有的是,您費很大的勁兒登上我們的網頁,真的還是想看中國媒體的報導風格嗎?限於時間和人力,我們的報導側重於時事新聞事件。我認為,向國內報導當地不易獲得的訊息,擴展民眾視野是我們的職責和義務,這樣才對得起作為一名獨立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良心。不知您以為然否?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