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959 拉薩!》引子

2011年1月17日
https://p.dw.com/p/Qspe

「解放軍包圍了理塘寺,附近幾個村子裡的人,還有好多僧人都躲在大經堂裡。有上萬人……」

我放下筆:「上萬人?不可能吧?」

「他們就是這樣說的,」 來自理塘的格西洛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奶茶。「幾百個解放軍端著槍,站在大經堂前面。軍官命令士兵在大經堂門口澆汽油,說叛匪不投降,就把他們統統燒死。」

這家印度茶館建在山邊,像一角飛簷探向山谷。喜馬拉雅山南的初冬,午後的陽光依然熾熱,在簡陋的木桌上灑下一道明亮的光。格西洛桑拉下肩上的絳紅袈裟,頂在頭上遮擋太陽。我拿起玻璃杯,檸檬茶已經涼了。

「這時候,雍若本突然回來了。」

「雍若本!」我立刻放下杯子,抓起筆,「毛埡土司?」

「對。先前雍若本已經從寺院後面突圍,帶著十幾個人,跑到了山後。」格西洛桑放下茶杯,用手比劃出一個弧形,表示「繞道」。我想起照片上的長青春柯爾寺,典型的藏式寺廟建築群,背倚一帶渾圓碧綠的山。

「後來趕上來的人告訴他,說解放軍要放火燒掉大經堂。雍若本馬上帶了幾個人趕回來,說他投降,要那個軍官放掉民眾。對了,那個軍官,他跟一般人不一樣,」格西洛桑伸出手,張開五指,「他的手指頭之間有膜,像鳥的爪子。」

我望著格西洛桑展開的手掌,想像手指之間的膜——歷史就這樣成了傳說。

「雍若本帶著三支槍,一支步槍,兩支手槍。他先交步槍,」格西洛桑做出雙手托槍至頭頂的動作, 「就這樣,交給軍官,然後從懷裡掏出一支手槍交出去。軍官命人把他帶走。就在這時候,雍若本突然彎下腰,從靴筒裡刷一下抽出另一把手槍,朝軍官開火。聽說那個軍官是團長。」

格西洛桑口中的毛埡土司故事,與我聽過的其他版本略有不同。不過故事的結局是一樣的:在場的解放軍亂槍齊發,毛埡土司身中無數發子彈,倒在大經堂前。是年,「雍若本」25歲。

「格西啦,」我問,「你什麼時候聽說這個故事的?」

「1996年,」格西洛桑回答,「我回去探親的時候,在家鄉聽說的。」

毛埡草原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毛埡土司世系來自青海巴彥喀喇山,遷徙康區後,世襲七代。故事裡的「雍若本」為末代毛埡土司。藏文版《理塘歷史記錄》第二冊中,對毛埡土司之死,有更接近真實的記錄。

關於第七代毛埡土司,《甘孜州志‧大事記》中有如下記載:「(1956年)3月30日,解放軍某部圍殲據守理塘喇嘛寺的叛亂武裝,擊斃匪首毛埡土司所隆旺吉,理塘縣城解圍。」

40年後,毛埡土司的故事還在他的家鄉流傳。那個在經堂裡取下護身符,放在佛像前,誓與寺院共存亡的年輕人,在他族人的集體記憶裡,是一位救民於危難的孤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