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橋樑
從羅馬廢墟到現代工程藝術的亮點-德國眾多的橋樑成為標誌性建築。有些橋樑歷史悠久,經歷了戰爭,國家的分裂和統一。
羅馬遺產
特裡爾這座橫跨摩澤爾河的羅馬時期的橋樑是德國最古老的橋樑之一。最初這裡建造的只是一座木橋,後來羅馬人從附近的埃菲爾山取來玄武岩石塊建成了這座石橋。橋的支柱建於公元2世紀。橋的上部在公元12世紀和18世紀時兩次被法國軍隊炸毀後兩次重建。
潛在的爆炸危險
費馬恩大橋(Fehmarnsbrücke)於1963年投付使用。該橋建於冷戰時期,大橋的車道下設有6個可安裝置炸藥的地方,以防在可能遭到入侵的情況下炸毀大橋。該大橋連接著波羅的海島嶼費馬恩和德國東北端的陸地。
埃爾富特的中古歷史文物-克萊默大橋
從前,小商販在這座橋上兜售其商品。位於埃爾富特老城的克萊默大橋(Krämerbrücke)曾經是貫穿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重要商道的一部分。今天,格拉河畔大橋周邊遍佈畫廊和藝術品商店。每年6月,埃爾富特市都在這裡舉辦紀念城市中古歷史的盛大節日。
通往瑞士的帶頂大橋
一些早期建造的木橋都帶有頂棚以防木橋受到風雨的侵蝕。巴德塞肯恩(Bad Säckingen)大橋連接著德國同名地區和瑞士的施泰恩地區。該木橋橫跨萊茵河,全長204米,是歐洲最長的一座帶頂木橋。
格爾茨施拱橋
1800年之後,德國鐵路網大規模擴建,使工程師們面臨著新的挑戰。跨躍薩克森格爾茨施(Göltzsch)河谷的這座高架橋,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從其雄偉壯觀的橋拱上來看,在當時都是傑作。1851年格爾茨施拱橋投入使用時,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橋樑。直至今天,它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磚砌橋。
架在懸崖峭壁之間的橋樑
這座氣勢磅礴、宏偉壯觀的橋樑建於1851年,位於如今薩克森州的小瑞士國家公園。大橋自建成以來,每年吸引無數遊客前來觀賞橫架在易北河畔200米高岩石間的石橋以及在橋上漫步俯瞰周邊奇山異景。
雷馬根的盧登道夫大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位於雷馬根的盧登道夫大橋(Ludendorff-Brücke)對盟軍來說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是跨越萊茵河的交通要道。1945年美軍佔領了該橋。之後納粹進行返攻,將大橋炸毀。在德軍奪回該大橋10天之後,大橋徹底坍塌,造成眾多士兵喪生。畫面上是殘存的橋頭堡,如今成為和平紀念館。
橫跨東、西柏林的大橋
1961年建起柏林牆之後,奧博鮑姆大橋(Oberbaumbrücke)跨越東、西柏林,一半屬於東柏林,一半屬於西柏林。武裝的軍人在施普雷河畔巡邏,把守著大橋上的邊境檢查站。今天,該大橋連接著柏林的弗里德里希曬恩(Friedrichshain)和十字山(Kreuzberg)兩個城區,成為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德國統一的標誌。
科隆的「同心鎖」大橋
科隆萊茵河上的霍亨索倫大橋(Hohenzollernbrücke)始建於1911年,二戰時被炸毀,後被重建。該橋不僅是交通要道,而且還是情侶們表達浪漫愛情的地方。成千上萬的情侶在這裡掛上他們的「同心鎖」。這些鎖的重量加起來估計超過2噸。
易北河上的水橋
兩德統一後,人們開始擴建橫貫德國的水路。2003年,馬格德堡的水上交通樞紐竣工。該水路將德國中部運河與易北河相連-縮短了水上航運的路程。易北河上的運河大橋全長9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可通船渡槽。
連接德法兩國的三國橋
連接德國萊茵河畔威爾與法國於南格(Huningue)的三國橋(Dreiländerbrücke) 因臨近德、法和瑞士三國的交界處而得名。高248米的大橋建於2007年,是世界上僅供步行者和騎自行車者使用的的最長的步行橋。2008年,該橋榮獲德國橋樑建設獎。
巨大的色標
這座已經停止使用、外表簡陋的鐵路橋坐落在烏珀塔爾市。雖然它算不上橋樑建築設計上的一個亮點,但是自2011年涂鴉藝術家赫伊沃爾德(Martin Heuwold )帶領一組失業者在灰色的水泥橋體上塗上了鮮豔的色彩之後,這座頹廢的大橋重新引起人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