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消耗發展趨勢讓人意外
2010年7月21日《南德意志報》對這一發展態勢感到十分意外: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在可預見未來,中國消費的能源將超過美國,但沒有想到會如此之快。美國能源資料協會今年春季估計,這一時刻將在2015年至2020年之間到來。發展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也許是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使美國和其它工業大國大倒退,但幾乎沒有影響中國。
二十世紀開始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最大能源消費國,美國的人均消費量至今仍然高於世界任何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均消費量的五倍,比德國多出90%。
中國能源消費不斷增長是國際氣候政策的核心問題。去年十二月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峰會之所以失敗,中國政府的態度是原因之一。中國的能源主要依靠對氣候特別有害的煤炭。現在中國經濟消耗的煤炭是美國的兩倍,西歐的五倍。2007年中國就已替代美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
根據美國政府機構能源資料協會的推算,2035年之前,中國的燃用煤炭總量平均每年將增長2.6%,而美國只增長0.4%,歐洲則減少0.6%。據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說,今後15年內,中國建造的新電站將擁有一千兆瓦發電能力,相當美國今年正在運行的全部發電廠發電總量。」
德國廠家詬病中國太陽能產業
《法蘭克福匯報》把目光轉向中國的太陽能產業。中國生產的太陽能光電板大量出口德國,據最新統計數字,中國太陽能產品在德國所佔比例已超過德國產品,這一狀況引起了德國廠家的不滿:
「中國支持本國廠家的做法也受到批評。上周,梅克爾總理訪問中國時,她的行李中就帶有太陽能科學家和企業家胡默爾的一封信,這位柏林技術經濟大學的教師抱怨說,中國無視環境標準和促進太陽能工業發展的原則,為本國企業提供不合法的優惠。例如,中國生產的硅競爭力強,但環境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國家的發展銀行為太陽能企業提供減息貸款。中國支持太陽能發展的規劃排斥德國供貨廠家,招標也不對所有廠家開放。
德國聯邦統計局最新數據表明,德國去年向中國出口的太陽能產品價值僅為1.464億歐元,而進口價值高達25.4億歐元。德國供貨廠家和歐洲太陽能聯合會早就指責中國採用不公平的手法,進行傾銷。中國則反駁說,中國在保證達到相應品質標準的前提下,保持著低成本的生產。」
編譯:王羊
責編:瀟陽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