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奥密克戎横扫中国

2022年12月15日

放宽其严格防疫政策一周之后,中国政府似乎已经失去了对疫情的掌控。周三,中国卫健委表示,现在已经无法提供准确的感染数字。中国副总理孙春兰也坦承,北京的感染人数正在“迅猛攀升”。

https://p.dw.com/p/4KzrD
China | Covid-19 | Chaoyang Krankenhaus in Peking
图像来源: REUTERS TV/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报道称,经济严重下滑,不满情绪引发全国性抗议浪潮之后,中国政府终于放宽了坚持已近三年的“清零政策”,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横扫中国全境的感染浪潮,官方媒体则在极力淡化奥密克戎病毒的危害性。这篇题为《与疫情抗争》的报道写道:

 

“早在今年五月,科学家们就发出警告称,一旦奥密克戎在中国广泛传播,将可能会造成150万死亡,医疗系统也可能陷入瘫痪。

香港当初的情形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今年年初香港曾经陷入极其悲惨的境况,而这种惨状目前就有可能在中国大陆重演。由于香港当局当时未能充分动员老弱病残群体接种疫苗,而较低的疫苗接种率最终导致香港的新冠死亡率比世界任何国家都高。

在疫苗接种率方面,中国的准备工作也严重不足。迄今为止,八十岁以上群体中,接种过加强剂的比例仅为40%。有鉴于此,中国已经开始了动员民众接种疫苗的行动。但政府的难题却在于,他们要首先说服老百姓新冠疫苗是安全的。尤其是老年群体对新冠疫苗充满了疑惑,毕竟中国出品的第一批疫苗并未对六十岁以上群体开展临床试验。这种背景下,有关疫苗对老年人存在危险的信息广泛传播,以至于很多老年人拒绝接种疫苗。”

《每日镜报》援引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普利斯曼教授的话报道说,要想使疫情传播保持在可控状态,首先要采取适当的限制措施配合疫苗接种,只有当足够多的人获得免疫力后,才可以逐步放松管控措施。但中国却在尚未普及疫苗接种之前,放松了疫情管控,这显然在民众中引发了不安情绪。文章最后写道:

“来自中国的报道称,当地医院人满为患,药店前人们排起了长龙,很多医务人员也纷纷被感染。鉴于感染人数不断攀升,很多人开始囤积药物,网络平台报道称,很多药物已经被抢购一空。需求急剧增多,导致黑市上药物已经被喊出天价。

随着感染人数不断攀升,感冒药也已供不应求。图为北京一家药店前等候买药的长队。
随着感染人数不断攀升,感冒药也已供不应求。图为北京一家药店前等候买药的长队。图像来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官方媒体则在努力平息情绪,同以往形成鲜明对比,现在新冠病毒突然被描绘得危害性极其有限。民众被呼吁,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需要求医用药。民间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专家 Vincent Brussee表示:‘稍有症状就去看医生,已经成了很多中国人的习惯。要想在当前情况下,保持医疗系统的稳定,中国需要进行一场文化变革。’


继抗议浪潮之后,当前的感染浪潮也有可能使政府陷入被动。 Vincent Brussee认为,政府让‘行程卡’下线的决定,在开始阶段会重新赢得一部分民意。当初这款软件一旦发现一例阳性,就足以让整个小区陷入封控状态,因此民众对这款软件可谓恨之入骨。 Vincent Brussee表示:‘如果医院出现挤兑,病人不能得到救治,这种时候党的地位就将受到影响。’现在的核心问题是,谁会赢得这场时间竞赛,病毒还是党发起的疫苗接种行动?”


 

《世界报》报道指出,今年十月的党代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还在重申要坚持“清零政策”,打赢抗击新冠病毒的“人民战争”。那么,中国政府又何以在12月7日在没有任何过渡期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大幅放宽防疫措施呢?文章写道:

“习近平是否已经无法回避中国的经济现实?他本人是否失去了对新冠病毒的恐惧?席卷全国的抗议浪潮是否对领导层产生了撼动?上述问题都很难找到答案。一位网名为VFK的上海活跃人士表示:‘我们的反抗行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也绝不会重新回到疫情前的生活。’他相信,在昙花一现的抗议活动孕育中更大的潜力。

可以肯定的是,中共决定解禁前夕发生的抗议活动,远远不足以对体制构成威胁。不过,抗议浪潮的发生可能恰恰为政府提供了一个下台阶的机会:姑且不论这种无序解禁是否会造成数百万人死于非命,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们会说,放松防疫措施是政府顺应民意的善意举措。他们会说:你们不是想要自由吗?现在你们已经自由了。”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