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Entkopplung chinesischer Wirtschaft: Bericht und Analyse vor Volkskongress

平心2008年3月2日

在即将召开的中国两会上,除了大部制改革,当前的经济自然也会是一个重要议题,尤其在美国经济面临衰退,中国又刚遭遇特大雪灾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学家们今年来很喜欢的一个话题是:一旦美国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会受到多大的影响。相当普遍的意见是,中国至少不会受很大影响;而且,这可能反而有利于中国经济之与美国经济脱钩。德国之声记者综合报导如下。

https://p.dw.com/p/DGdT
要推动内需-同时要抑制物价图像来源: DW

对美国一旦衰退的"中国影响"看法不一

2月28日,布什再次表示,美国经济不会进入衰退。但在同一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参议院作证时的调子比之前大大下调了,他说:"现在的预测仍面临下调风险。"伯南克说,"楼市及劳动力市场恶化的程度可能甚于当前预期,而信贷状况也可能进一步大幅紧缩。"据中评社报导,"分析人士认为,伯南克这样的讲话某种程度上等于是已经承认了衰退的现实,只不过不便明言。"

现在世人更关心的是,美国经济的衰弱或衰退对世界会有多大影响。有一种看法是,有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取代美国的火车头作用,影响不会很大。于是人们进一步关注,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会有何影响。对此,专家们的看法很不一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的话近日来引起正反方的热烈讨论。他说:"工业国和新兴经济体就象是套在一起的两匹马,如果其中一匹马累了,另一匹马必然会感觉紧绷,而如果一匹马停下来了,那另一匹肯定也跑不远了。新兴经济体一定会感受到影响,或早或晚而已,而且,或许早点比晚点好。"

中财网记者在美国组织了几位专家讨论。中国社科院专家宋泓认为:"美国经济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并没有卡恩说的那么大。以中国为例,美国经济每衰退%,至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不超过0.06%;如果将间接影响也考虑进来,这种影响也不坐超过0.13%。对于印度以及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则还要比对于中国的影响小一些。"

美国华盛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盖保德认为不能笼统地谈新兴经济体,因为他们不同质,"一些国家有着开放的金融体系,对欧美外贸依赖严重,美国或全球经济减速速将给这些国家带来严重冲击。而另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的GDP需求由内需主导,且独立于世界金融体系,因为不会受到经济衰退的严重冲击。此外,如果全球经济减速速,将导致中国进口商品,如能源、设备、化学原料以及管理和技术人才价格的降低。这将有利于中国的持续增长。"

已经转化了体制的中国经济正好脱钩

德国专业股市平台"新兴市场交易"(Emerging-Markets-Trader.de)的专家们2月底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题目就叫"中国与美国衰退脱钩",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不会受美国衰退多大影响的前景,并正好与美国经济脱钩。

文章指出,由于美国需求的下跌,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虽然从2007年初的28%降至第四季度的22%,但中国的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只略降至11.4%。China Quartaly Daily甚至估算:中国出口增长的净贡献只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占了0.4%,而10.8%的贡献是由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做出的。即使今年出口增长率大幅下降,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也没有问题。

人们也许要问:这怎么可能呢?中国的繁荣不就是靠出口廉价商品做到的吗?"专家们的答复是:'今天已经不是了'。""新兴市场交易"认为,中国经济的起飞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主要由出口促进了增长;然后是投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今天由国内消费接过了舵。

中国零售总额从2003年前低于10%的增长率,到2006年初超过13%,到去年12月超过20%。

"新兴市场交易"的专家们认为,即使美国经济衰退的程度超出预料,中国也有好几个稳定因素("拯救锚")。一是中国的国债特别少,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大大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77%;二是中国的财政收支情况相当好,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估计,2007年的中国财政收支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虽然政府发布的是-1%,但显然没有把国有企业的利润计算在内。三是,由于国内财政收支情况那么好,在一旦出现景气下滑的情况时,中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来减轻压力。四是,中国有目前已超过1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而且,专家们的看法是,中国一般来说也根本用不着使用这些备用手段来"救急",因为,如果经济增长率只是被压低到8-10%之间,"中国党的官员们甚至欢迎美国危机。因为这是一个增长纠偏器,"它可以让多年来存在的过热现象得到缓解。

这些专家的结论是:中国加速的消费繁荣表明,一旦出现美国衰退,亚洲将由此而与美国经济脱钩。

经济脱钩与金融脱钩相辅相成

美国专家盖保德认为,由于一些新兴工业国有着开放的金融体系,对欧美外贸依赖严重,它们就有可能受到美国较大的冲击。而"中国比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更绝缘于国际金融体系。"

这里点出了两点:一是金融体系的依赖性会导致经济状态的密切影响,也就是说,金融方面依赖性不强者不受密切影响。二是中国本身就"更绝缘于国际金融体系"。这主要是指:人民币汇率始终是控制汇率;中国股市跟外界没有直接联系等。但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结构的,这一点恐怕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德国德累斯顿银行称,总数近6万亿美元的世界外汇储备中,75%在新兴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央行手中。

德累斯顿银行对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改变或曰脱钩作了一番研究。该银行的专家们说,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从来没有公布过,但可以看到中国改变储备战略的一些迹象。第一个迹象是,中国在2005年7月宣布解除单独挂靠美元的体制,此后一直在向一个一揽子货币结构发展;第二个迹象是,美国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在最近几年里有所下降,而目前美国经济不景气更增加了这个趋势;第三个迹象是,中国近来几乎没有扩大对美国政府债券的持有量。

如果说上述第一个迹象没有透明公开的数字支撑,那么第三个迹象则是有的: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数字,2007年9月时中国持有的美国政府长期债券和国债券为近4000亿美元,只比一年前同时增长了2%。但就在到那时为止的一年里,中国的外汇储备猛增了45%,达14360亿美元。

德累斯顿银行专家们因此断定,虽然中国没有对美元的国债储备动手术,但在整个这段期间把新的投入方向转向了其它货币,"应该主要流向了欧元"。""由于中国外贸和资本往来主要以美元来兑现。所获得的外汇储备量中国央行接下来就转化为其它货币。"由此这些专家还断定:"从而也增大了欧元对美元的升值压力。"

简单归纳

综上所述,并结合即将召开的中国两会、即将举办的奥运,大体上可以归纳以下十个观点。

一.即使美国经济真进入衰退,对中国经济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二.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将加速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的脱钩。

三.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将加速中国人民币与美元的脱钩。

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取代美国经济对世界景气的"火车头作用",这个取代速度也将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中国周边国家,而且全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都会不断增加。

五.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总体规模赶超美国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如果美国经济的不景气状况持续几年,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中国经济总体实力赶上美国的时间可能会大大提前于现在一般估计的2030年。

六.在美国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中国已经开始的向内需为主的结构转变的过程将会进一步加快。这一点也是年初以来中国官方所反复强调的,估计也会是两会上一个提法。

七.中国现在面临的经济问题中,最大的是与社会心理相关的一些,也就是说,如何既保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又避免社会过度的不安,这是最大问题。包括物价、股价、房价三大因素。这是对中国政府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而这个考验在两会上就应该能看出初步的方向来。难点是:既要推动内需,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不能让股价跌得太大,又必须有效抑制物价。两全其美,是很难的。

八.还有一个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也是与社会心理相关的。种种报导表明,台湾、韩国、日本等企业撤出中国的步伐在加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逐渐成为了一个"普通投资方向国",就象美国那样:原来对外企的税收等优惠没有了;更关键的是,中国员工的工资水平增长很快,劳动力已经贵于周边一些国家。这也是很难"处理"的问题。但这恐怕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过程。有出必也有进。中国有些条件"退化"了,但有些条件同时在进步。这本身不是特别需要"处理"的事情。但是,对于中国那些还刚开始发展的地区(中西部)来说,却增加了起步的难度。这些地区是否能享受一些已经全面废除的优惠政策呢?恐怕也是两会和政府今后要讨论研究的事情。比如成都、重庆两大新"特区",去年夏天宣布成立后,几乎就再也听不到什么声音和动静了。虽说对这些"新特区"有这种那种优惠,但这些优惠显然不明显,几乎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九.今年年初,中国遭遇了特大雪灾,究竟雪灾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多大损失,怎么克服这些损失,可能也会在两会上讨论。应该也会公布一些具体数字。关键是,雪灾对2008年经济发展有多大影响,将采取什么措施,是防冷还是防热。上述这些,可能对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反而会大于美国经济的影响。

十.奥运以后中国经济的走势。林毅夫说不会在奥运后塌陷。这其实完全是可信的。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全国、全面、全方位的发展,奥运带来的推动虽然还没有实际数字,但显然不会太大。值得关注的倒是奥运结束后是否会在股市上产生一种心理,即许多人估计股值会在奥运后大跌,结果就有可能真跌。这方面如何"预防",大概也是个课题。还有,北京房市也许在奥运后会跌,这是以前奥运主办国的经验。如果真是如此,倒不是什么不好现象。因为老百姓希望的房市走向不是无限快速向上,而是稳定和适当向下。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