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chi2201 HK Presse

2011年1月22日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中国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胡锦涛访美,中美大国互动关系成型,但联合声明中仍存在严重分歧;中国劳工的集体谈判已提上议事日程。

https://p.dw.com/p/100sf
胡锦涛和奥巴马“平起平坐”图像来源: AP

香港《明报》就胡锦涛访美发表社论,题为《新型大国关系形成,中美互动牵引全球》。社论指出:"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从会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看来,中美之间一种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形,这是两国建交32年以来,中国在两国互动中,首次取得有实质意义的平起平坐地位。"

社论写道:"中美关系新定位,从中国的角度而言,相互尊重较平等交往更重要,因为平等看待对手,不等于尊重对手,所以相互尊重改变了中美互动的实质。……中美关系的实质转变,不但对日后两国互动十分重要,国际体系也因此面临新的演变过程。历来大国之间的关系状态,对势力范围、经济格局以至地缘政治等,都会起到牵引作用和有深远影响。"

但香港《苹果日报》的社论则没有这么乐观。《苹果日报》的社论题为《41点声明难掩中美分歧扩大》。社论写道:"2009年奥巴马访华时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已长达6500字、分成46点,涉及的范畴同新版本基本一致。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双方合作的领域未见深入,反而分歧有扩大的迹象,未来中美关系仍难以摆脱震荡格局,并影响环球政治、军事、经济的稳定。"

《苹果日报》的社论写道:"新旧版本的《中美联合声明》,最大的分别有三处:其一,在人权问题上, 2009年版本表述为双方“存在分歧”,2011年版本则升级为“重要分歧”,美方更首次在中美关系的官方文件中表明:“美方强调,促进人权和民主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份。”白宫如此表态,显示近年中美人权对话是失败的,因此有需要强硬地表达人权、民主等普世价值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其二,在经济合作问题上, 2009年 8月中美举行第一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时,美方已承诺“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这个承诺迄今并未兑现,当年奥巴马访华时在联合声明中只隐约提到同意履行首轮对话的承诺。美方今次在《中美联合声明》明确重申承诺,而中方为此付出的代价,包括审计政府机关以确保使用正版软件、中国的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不挂钩等,这显然是为了满足美国企业的强烈要求,但后者对中国企业的创新造成的困扰、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准入问题上要求多多,会否引发新的冲突、会否引发美方再次爽约,仍待观察。"

社论继续写道:"其三,在中美关系的定位上,新版本增加了“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字眼,强调此举是要“推进共同利益、处理共同关切、强调国际责任”。这种论述,显然比所谓“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但是,无论战略利益的冲突,还是价值观的冲突,都决定了中美即使有机会在一些问题上求同存异,在一些具体事务上采取合作,也不会有全面的伙伴关系,也不会有更具约束力的契约。"

香港学者:中央应该推动劳工"集体谈判权"的落实

本周的《明报》还发表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陈敬慈的文章,题为《集体谈判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文章指出:"2011年是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端。“十二五”的重点之一,是扩大内需,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生产值中的比例。据报道,中央计划未来5年最低工资的升幅每年20%,并开始订立《工资条例》。 ……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没有达到保障工人权益和稳定劳资关系的效果;目前体制内外应该互相配合,推动集体谈判权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写道:"今天工人的要求已不再像1990年代那样,以法律规定的个人权利为理据,而是以集体利益为基础,例如他们现在要求的是合理工资。……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预期,没有引入集体谈判机制和强化厂方工会的角色,罢工潮将周期性的出现,经济增长愈快和通胀愈高,罢工潮的频率就愈高。……集体谈判权是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规定的三大核心劳工权利之一(其它两个是工会组织权和罢工权),已经有150多年历史。集体谈判的出发点虽然是规管工人的罢工,但也可以达至平衡劳资关系,减少社会冲突,保障社会生产力的良好效果。"

文章继续写道:"没有一种有效的制度处理集体劳动纠纷,只会令社会继续两极分化,劳资冲突继续恶化。但也有人认为,即使有立法,要在目前的中国推动有效的集体谈判仍然是很困难的事。最大的障碍是工人的组织权和罢工权没有足够的保障。"

文章最后写道:"工人可以组织工会,可是所有工会都必然接受地方总工会的领导,而地方总工会又和地方党政连为一体,地方党政又和外来资本有利益关系。至于罢工权,更加在1982的《宪法》修改中被取消。在广东省和深圳特区的新立法(草案)之下,工人假若没有提出集体谈判的要求而罢工,可能会被视为违法。没有明确的罢工权和组织权的支持,集体谈判权可能形同虚设。所以民间社会既要支持集体谈判权的立法,也要继续关注组织权和罢工权的落实。"

摘编:李华

责编:石涛

以上文字摘自或编译自其它媒体,不必然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