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左派黨:一個幽靈在歐洲遊蕩

Sejla Didic2008年1月30日

左派勢力在整個歐洲壯大起來了,他們的背景經常是前共產黨,或至少有一部分是。德國所有政黨都不願與左派黨合作。然而在歐洲一些國家,左派黨入閣已是事實。雖然這樣的合作並不成功。德國之聲記者綜述如下。

https://p.dw.com/p/CzzC
歐洲圖片來源: AP Graphics

左派黨可以成為一個小小的法碼,可以幫助黑森州的社民黨主席伊普斯蘭蒂女士創造一個多數,從而成為該州的州長。但她不想跟左派黨合作,絕對不干。在德國,左派黨被所有黨派所拒絕,無論左右,儘管它現在突破了東部的圍牆,已經進入了西部兩個州的議會了。

杜塞道夫大學政黨法和正常研究所的政治學家施皮爾(Tim Spier)對德國之聲記者說,在許多德國西部人眼裡,左派黨還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遺留物,「我們必須看到,在德國,左派的一部分是站在民社黨傳統中的,在這裡始終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即我們面對德國統一社會黨(原東德的執政黨)的殘留。在德國西部,這是一個很大的接受問題。」

西歐的各左派黨

在其它西歐國家,左於社民黨的政黨早已成為正常狀態的組成部分:比如在法國、瑞典和義大利,它們已經成為政府成員。施皮爾說:「在70年代,很長時間裡,許多傳統的共產黨比其它政黨要成功得多,比如在法國。」

西歐的左派政黨來自不同的意識形態潮流,它們的歷史根源是多種多樣的。「但它們可以相容於一個政黨家庭裡,」施皮爾說。這些左派政黨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以前的共產黨,冷戰結束後從那裡變異過來。其他一些更早就與共產黨決裂,一部分組成了毛派的分裂團體,最後卻成為相對來說比較溫和的左派政黨,比如荷蘭的社會主義者們,他們今天是一支規模相當大的、受到選民喜愛的力量。在斯堪的納維亞則相反,那裡是紅綠組合佔上風。這些正常名字上雖然叫社會主義黨,但實際上完全以生態題目為核心。

左派勢力在歐洲繁榮興旺

歐洲最成功的左派政黨是荷蘭由瑪裡尼森(Jan Marijnissen)當主席的Socialistische Partij(社會主義黨)。施皮爾說:「這個黨在上次議會選舉中獲得了16.6%的選票。」斯堪的納維亞的各左派黨也取得了值得注意的成就,紛紛獲得了10%左右的選票,它們是丹麥的Socialistisk Folkparti,挪威的Sozialistisk Venstreparti,瑞典的Vänsterpartinet,芬蘭的Vasemmistliitto。施皮爾解釋道,所有這4個黨雖然都是左派黨,但主要還是遵循生態-社會路線。

法國和義大利的左派黨同樣受到選民的喜愛。施皮爾認為:「儘管這些正常明顯地顯得溫和,但在言論裡和名稱上,他們仍然堅持抱著共產主義的遺產。」

在德國,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存在象模象樣的比社會民主黨左的勢力,直到綠黨產生。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德國共產黨(KPD)相當強大,但它在50年代被禁了。後來新建了德國的共產黨(DKP),但這個組織從來就沒有從一個分裂出來的小團體的範圍裡跳出來過。直到德國統一,原東德的統一社會黨(SED)變成了民社黨(PDS),才真正有了一支左於社會民主黨的力量,但直到2005年它才進入到聯邦的層面上來。

左派正常在歐洲的繁榮已經成為現實。這個繁榮要感謝社會民主黨。準確地說,就是托尼.布萊爾稱為「新工黨」、蓋爾哈德.施羅德稱為「新中間派」的力量,即從工黨和社民黨裡分裂出來的力量。施皮爾指出:「特別堅守傳統的社民黨人,比如法國的,他們得以成功地把左派黨邊緣化。」然而,在喜歡改革的社民黨人這裡,比如在荷蘭、丹麥和德國,這些社民黨卻把他們傳統的那部分選民丟失給了左派政黨。

進了政府的左派政黨卻不成功

現在,已有一些歐洲左派政黨進入了政府中:在法國、瑞典、義大利,最近包括挪威了。但這些聯合政府卻很少是特別成功的。

1998年,瑞典社會民主黨(SAP)跟左派黨和綠黨一下組閣。結果是:左派黨很快又失去了它的選票。這個叫Vänsterpartiet的左派黨的烏塔斯(Gudrun Utas)說:「我們不後悔參加內閣。我們完全可以對我們的一些觀點進行反思,但我們從參閣過程中沒有得到什麼積極的經驗。」4年參閣後,這個黨的選票又跌回到5%,1998年的歷史性高峰(12.8%)再也未能重新抵達。

「這是一個困境,」施皮爾說,「左派黨在瑞典先是從社會民主黨的中間化路線中得益。一旦它進入了政府責任區,它的光環就被抹掉了,又開始失去選票。」與此同時,瑞典社民黨又從它的左派執政夥伴那裡贏得了選票,從而獲得多數,得以組建政府。

也許這對黑森州的社會民主黨人伊普斯蘭蒂女士來說是個好參照:不妨先把左派黨拉到船上來。這樣,也許在下一次選舉的時候她的黨就可以獲得足夠的多數了。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