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观察:为什么要幼稚地造假? | 评论分析 | DW | 23.11.201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评论分析

长平观察:为什么要幼稚地造假?

一份假造的《人民日报》引发网络嘲讽。时评人长平认为,中共宣传尽管愚蠢而傲慢,仍然有效地传递了信息。

(德国之声中文网)"电视文献片《胡耀邦》以清晰的历史逻辑、丰富的史料素材和珍贵的影像资料,全面记述了胡耀邦同志光辉的一生……"这是中共官方媒体中铿锵有力的宣传话语。真的如此吗?

不幸的是,该电视片中的一个镜头露了馅。只要这一个镜头,就能让我们明白中共所指的"清晰的历史逻辑"是什么,它的"文献"是什么,以及它的宣传是怎么回事。

片中解说,1982年9月12日至13日中共十二大一中全会召开,选举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胡耀邦担任中央总书记。画面上,出现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大标题为"胡耀邦任总书记 邓小平任军委主席",副标题为"胡耀邦 叶剑英 邓小平 李先念 陈云为政治局常委"。

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当人们这样说的时候,意思是它是不可更改的。可是,和很多专制政权一样,中共就在基本的历史事实上撒谎。网友们找出了当年的《人民日报》,发现它根本就是另外一个样子。那上面还有一个人也是政治局常委,而且也有他的照片。而在电视片中呈现的"珍贵的影像资料"中,他被完全移除了。

他的名字叫赵紫阳。他不仅曾和胡耀邦同为政治局委员,还接替胡担任中共总书记,而且在以胡去世作为导火线的"六四"民主运动中,因同情学生和市民被邓小平罢黜,随后遭到终身监禁。同样作为八十年代体制内改革派代表,在讲述胡耀邦的记录片中,赵紫阳是不可回避的人物。而这部片子不仅奇迹般回避了,而且还公然动手裁剪报纸,假造文献。

只要这一个镜头就够了。该片中这样的镜头却不只一个。在1986年胡耀邦发表讲话的一个画面,当时在背后落坐的应是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但画面同样被篡改,赵紫阳不见了,留下一个空位。

人们对这样的手法并不陌生。曾经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作为北京市长的彭真、作为中共高层领导的"四人帮",在被打到之后,都从历史照片中消失。油画《开国大典》也曾被多次修改。

世界历史上,曾经作为斯大林亲信的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作为北朝鲜政府"二号人物"的张成泽,也都享受过这种待遇。这种被称为"抹除记忆"的刑罚,可以追述到古代埃及和罗马的专制权术。

权力的愚蠢、傲慢和实效

有必要强调的是,中国并不是一个已经成为历史文献的化石,也不是一个偏安地球一隅、对世界影响不大的小国,它是世界第二代经济体,在很多重大议题上和整个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国及联合国的舞台上。它是当下世界政治的核心成员之一。

篡改一张过去的报纸,从提出方案到精心裁剪、重新制作到拍摄播放,并非一个人心血来潮的即兴之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造假。另一方面,过去的类似造假已经受到广泛的嘲讽、当下资讯又如此发达,网民们找出报纸原件不费吹灰之力,这个造假比过去显得更加天真、愚蠢和虚伪。一个看起来无所不能的政府,为什么要做这样幼稚可笑的事情?

其实,这不过是局外人的提问。首先,中共宣传系统的确无耻而又愚蠢,但是他们同时也知道,这类做法仍然十分有效。它准确地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一,胡耀邦是"我们的人",要在"我们的历史文献"中给他塑造一个正面的形象;二,赵紫阳是一个罪人,我们正在对他实行"抹除记忆"的刑罚。

经过长期的威压训练,作为受众,大多数中国人,不管是信息匮乏的底层民众,还是明知造假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接受了这样的信息,而且铭记于心。若干年前,当党对胡耀邦的评价尚不明朗时,纪念他是一种勇敢的行为,尝试者只是极少数;如今,网络上人人争先恐后,纷纷悼唁。而在历史中身影更加显著的赵紫阳,则更少有人提及。

讲究权力实效的当下中共,早已经习惯了世人对它的各种嘲讽,甚至习惯了国际社会不痛不痒的批评和谴责。无论对内对外,它也越来越不急于辩解,而是越来越安之若素--我不在乎!这一点也不会妨碍它义正辞严地要求日本政府"正视历史",一点也不会妨碍它谴责西方媒体对它"带有偏见",它的辩护者甚至得意地宣称这是一种政治策略,它还为自己准备了以后"英明正确地改正错误"的"历史文献"。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COM